我做事都习惯⽤⼤脑去想后果。这件事做了是否像想象中的好还是坏,我很
少尝试突破风险太⼤的事。从海云法师⾝上明⽩了⽣命的重点在于你有没有
去做,感受对不对过后再谈,哪⾥做得不好过后可以再去调整。在⽣活中,
⾯对挫折时我⽐较容易被粘到做⽜⾓尖⾥,尤其是当别⼈对⾃⼰有批评或者
想法不⼀致。这些都对⽣命品质提升不会有帮助,也是多余的。
⾮常赞同⽣命的价值是⼀种质的概念,⽽不是量。⼩⼩的⼼意,都不可思议。
谈到供佛,我都随缘不执着,以个⼈能⼒调供养具,简单为主。我相信以真
诚的⼼供养才能和佛相应,绝对不需华丽,华丽也不⼀定能够带出⽓味及⽓
质。在海云法师的开⽰⾥又学习了⼀个对我⽽⾔还蛮新鲜的供养媒介-房间和
浴室甚⾄⾐服。在这资讯发达的时代,难免每个⼈都会说/写是⾮,但我们必
须清楚它的意义以及后果。说是⾮是为众⽣服务的功课吗还是对众⽣的损害?
在⽇常⽣活⾥,我都尝试在每个环节⾥修⾏:⾛路,读书,运动,听歌等
等。 但⾝⼜意⽅⾯还需要多多训练。
【我们可以尽⾃⼰最⼤的能⼒供佛,如果有能⼒,供佛也可以是很华丽的,
庄严的。最重要的是我们如何从供佛的过程中学习把⼼量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