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标签为“SG2 潘丽爱”的博文。显示所有博文
显示标签为“SG2 潘丽爱”的博文。显示所有博文

2016年4月5日星期二

丽爱 《十大愿王03》心得报告

当师父讲到修行者是没有抱怨和悲观的权利。让我感到惭愧。因为我很常也很容易抱怨。有的没的在怨,像个怨妇那样。这个坏个性也常常造成我和姐姐骂架的原因。所以,我要把这坏习惯改掉,做个无怨和乐观的人。
除此之外,我身边有比我更会抱怨和悲观人。
不知如何帮可以助她们改掉这坏习惯?

师父也提到"人往往不能接受眼前的事实。"
有些事实真的很难接受的,但得接受。 就像生老病死,人生就是如此。但,当事情发生在我们的身上并不容易像所说那般去接受。
还记得,当晚临睡前爸爸明明就很健在的,怎么会想到隔天早上的他会被送到医院里急救呢?也没想到那一次的父亲节就是我们父女的最后一餐和最后交谈。我还有很多事还没能为他做。
所以,所有的寄托就投注在妈妈了。
还有,被两个很尊敬的家人被叛,伤害。真的非常非常伤人,就如玻璃心粉粹掉,还把所有家人搞得无安宁日。

当初这业象显现,真的真的很难另我相信是真的。但是,事实的发生就是这么如此。
可是,对着这种人,也要有恭敬心,把他们也当做佛来看待吗? 真的很考验咯。
当然也明白我们能成为一家人,这也是因缘合和而成的。

丽爱 合十


【当你能够帮助自己,那已经在帮助别人了。如果还无法对那些让自己不愉悦的众生升起恭敬心,那就从忏悔业障开始吧!】

2016年2月12日星期五

丽爱《十大愿王02》心得报告

在这集里学到的就如一下几项:
·        不要把菩萨拟人化,要学习菩萨的精神。
·        在法界里,一切都是平等的。没有分别心。
就如,师父的无名草的故事。这一切都是我们人类爱灌输,去分别,美丑好坏贵贫贱等等之分别心。
·        当业相显现时,要忏悔。辩解,解释,无辜的被别人指责等等。这一切都是业相显现,都要忏悔。以行去知。做108,忏悔业障。
·        修十大愿王,普贤菩萨会护持他。

其实,发现这一切都是息息相关的。在此,就跟大家做个小小分享。之前都没发现这一切发生就是菩萨护持的显现。我想这也是用行去知和证吧!
就在不久前,家里发生一些非常不愉快的事情。是关于我妈。因为发生了这些事,让她受到很大的打击。心情非常难过。但就不怎么表达她的心里话。而我们身为儿女的又不在身边。除了比平日多拨些电话给她,跟她聊天,以为这样会解除她的烦恼。但这也帮助不了什么。
我就找继觉师父请示。师父教我拜忏,要每天做108 拜,功德回响给妈妈和恼事的人。虽然师父有解说为什么和明白那道理。但我就有点不想接受,有点无助无奈。为什么要回响给那个人?那只好照做咯。也教妈妈做108拜。那样子,继续做。
直到要去韩国旅行出发前三天晚上。妈妈突然跟我说她要跟着去,来得及吗?因为之前叫了很多次,她都说不要去。怎么突然说要去呢?
那我就赶快购买同一班机的机票,再安排住宿,虽然之前已定好。但一切算是有惊无险之下顺利安排好。
那就要出发前一天跟妈妈会面,哗!被她吓到。变了我认不出来的样子。样子超级憔悴,讲话没气,走路没力,嘴巴里默默的念。不懂 念什么。精神也不好。以当时她那样的状况,继续一人呆在家里的话。肯定出事的。她见到我的时候,跟我说,她一个人在家很辛苦,胸口闷闷,要死的感觉。还记 得,那个晚上,我需要开音乐哄我妈睡觉的。不然,她会睡不着。
现在回想起,真的是菩萨的护持。让我妈突然改变主意,逃出四面墙的家,也及时知道自己不对劲赶急向我求助。
这就是行普贤愿海的威力。谢谢。
丽爱 合十

忏悔业障的功德就是如此不可思议,那就继续忏悔的功课吧!

2015年12月20日星期日

丽爱《十大愿王01》心得报告

我是个挂名佛教信徒。我从来没真正接触过佛法。以为很闷的东西,跟我的生活没什么关系的。直到个机缘巧合下参加了《行者培训营》,让我跨然大悟,原来是这样,是这么有趣的。而且,是和我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最要是如何运用佛法正面的应付困境。
很感恩拥有此机会让我参与行愿茶会,继续提升生命品质。在这里行菩贤愿海,令正法久住。

看完了这集的视频,启发了我几个点子:
一,得知《行者培训营》的缘起,一路走来不易。还有通永老和尚的行动力。他每天念佛一万次,这就是行愿力的奥妙。
通永老和尚的行为让我很震撼,很感动,使我感到很惭愧。我的行愿力应该好好的加强。这也让我看见生活上的我们,每当工作上遇到瓶颈时,都选择逃避,不停的换工,抱怨是公司的问题,别人的问题。其实啊,只要继续做,每个挑战都是学习和提升自己的价值的机会。无论,去到哪里,做些什么东西都是一样的。只要方向对,不断地继续做,一定能得证。所谓凡事起头难。问题不在于事物,而是自己的对事态度。
比如说,游泳,游得不好就说是泳池不好啦。就很多抱怨。其实啊,自己多练习,继续做就能达到目标啊。
二,目标。没了目标,就不懂自己在做什么,就会缺少了“行”的推动力。就像当初如果道和法师没有想要主办《和合行者培训营》的话,那么《和合行者培训营》就不会诞生。
三,“口念佛法者多,心行佛法者少”。这也意味着真正的修行是由心而发,由心而行。而不是用嘴讲。一种米养百种人,有着不同行行色色的人,只要跟他们在一起,相处,相碰。就会知道自己的不足在哪里。这就能提升自己。
四,当听见通永老和尚说到“向内无所得,向外无所求”是最开心的事。顿时悟到,无所求亦无所得。做任何事情不可有得失之心。可是过后就有了些想法。
因为没得,也没失。那就不会有伤心难过,开心高兴咯?那心情是平静的,没起伏的吗?这样子才是真正修行人的境界吗?
何谓“向内无所得,向外无所求”?
比方说,道和师父提到,他是抱着很想知道普贤普菩萨的感应是什么,想得到菩萨的指导。那是求得吗?我要修行,我要成佛,这些也是求得吗?
谢谢。感恩。

丽爱 合十

【真正的修行不是没有情绪起伏,而是不会去执着因为接触外境而生起的情绪反应。如此,我们就能够利用当下的发生去帮助众生。

看到“向内无所得,向外无所得”是修行人至高的境界。仍是凡夫的我们,还是需要踏踏实实学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