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师以车子抛锚的事件,说出了许多在生活边缘挣扎的人们如何的造业。也提到在戏院外做卖话的小朋友和路边卖东西的人们,他们为了赚取蝇头小利来生活养家,所以常以较高的价格把物品卖出。在这过程中他们无形中用心地造了无止尽的业。古人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对于虚报几哩路的司机是取之不道,但是在戏院外或路边贩卖的人,他们也是为他人提供了方便,这怎会说是在造业?
法师也提到人们在生活中常常会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互相计算,这也会造业。如果人们能够在这一瞬间看清楚了整个状况,就不会因此而起烦恼,也可避免继续造无止尽的业。要能够看的清楚,先要学习置心一处,进入瞬间的永恒,这也就是圆融道法门。以计程车司机与乘客这例子来看计算和造业这回事,我再想。。如果两人都以体谅之心去看他人的行为,而且在利益上取之有道,也得之有道,那会是计算与造业吗?
在日常生活或团体办活动中,每个人会有不一样的意见与需求。如果我们是以自己的意识形态去评价他人或以对与錯的方式來看待,常常就会导致与他人对立,也把自己搞得好累。较好的方式是以圆融道来面对。佛法讲的是和合,是圆融。要学习发之内心去随喜赞叹他人的正面,而不是去评价他人的负面。这样的方式就能与他人好好地相处。
这个境界实在不容易。。在日常生活中,要能做到对他人无所求,对他人之求又能心安,谈何容易?
在办团体活动中,除非团员都有一个共识,以这共识为讨论点,以聆听欣赏的态度去看待他人的想法, 放下对他人的期待和自我,那就能离圆融近一些。
【以身口意用心分别计较就是造业。修圆融道就是先把自己定位在佛的境界,不想那么多,不被凡夫意识行态框住,只是踏踏实实如说而行。做不到,就继续,总有一天一定可以做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