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标签为“2 林万胜”的博文。显示所有博文
显示标签为“2 林万胜”的博文。显示所有博文

2017年1月23日星期一

万胜《十大愿王16》心得报告

     这一集的DVD,传闻师父有提到‘我要成就佛果,我都是因为周遭的众生、人、事物的成全,所以我们才能请转法轮。’是真的,一切一切的成就都是因为周遭种种的成全,我们才能如愿,所以我都会时时让自己学习以一颗感恩的心来面对身边的人事物,以感恩来填满生命中的每一刻。

     ‘要请转法轮就要学习把爱传下去’因为自利利他就是我们学佛的宗旨,也是我当初从事幼教的初衷,更是我需要努力延续的慧命,希望能够让更多的孩子活得更有意义、点亮更多美丽的心灯。

      在这一集的DVD里,听见了,同时也很感恩祺龙行者的发心而促成了传灯助教的成立‘我要永远的护持行者培训营的课程,甚至假如有一天,真的发起人和讲师都不在的时候,我愿意承担让行者培训营永续经营。’真的让我深深地感动,我也会朝传灯助教的目标迈进,但愿我有一天也有机会能够承担起传灯助教的慧命。

     在一个组织里面,若要让这个组织能够永续经营,最重要的点就是‘只有组织的完美,没有个人的完美’。我能够深深地感受到这一句话背后的意义,我曾经很努力的撑起整个幼儿园,虽然大家都说我做得很成功,但是最后发现一个人走在前面,不但拖得很累,而且大家都不清楚方向在哪里,而演变成整个组织失去了其中心点。因此,是真的如果要一个组织能够永续经营,那我们就需要陪着大家一起走、一起学习、一起成长。

     最后,万胜还是在这里祝福大家。感恩大家。

【了解到我们是被众生成全的,那在跟人在一起的时候,不管是如意或不如意,都会愿意继续跟人在一起,对世界有帮助。】


2016年12月22日星期四

万胜《十大愿王15》心得报告

     在这一集的DVD里面,师父提到说‘佛法的修学并不只是佛经里的语言文字,生活上的处事才是重点。’这句话我是近期真正进入职场后才真正的感受到,以前在大学学习的佛法,很多都只是纯粹理论上的解说而已,而且很多时候都只是在专研着佛法的名词与理论,但是如何在生活上用上去却很少会去思考或实践,一直到近期透过行者培训营、行愿茶会及生活上所面对的人事纠纷,才开始慢慢的学习,如何将佛法实践化。虽然至今还是时常会面对人事上的纠纷,但是至少心境的起伏并不如之前那么的强烈与不定,不过若要真正的融会贯通,就还需要努力修学才行。
    
     师父之后有提到说‘学习就是透过前进、检验、证明、再勘定正确,然后在超越,我们才能够无尽的超越。’我一般都是只顾前进,想到就做,所以很多时候还是会没看见一些比较细腻的步骤,进而让自己屡次犯错。或许是福报特别好,所以这一路以来,每次因为粗心,缺乏了检验、求证和勘定的步骤而犯错的时候,总会有贵人前来相助,一般到最后都会很自然的迎刃而解,而有时还会沾沾自喜的,但是这几次的DVD里面,让我看见了,有漏的福报是会用尽的,尤其那天听了一位行者分享关于她乘搭飞机的经验,更是让我明白到有漏福报的无常性。因此,我会常常提醒自己,在前进的过程中还要让自己有机会歇下脚步,来检验、求证与勘定。

     最后,师父有提到一句让我感到惭愧的就是‘迈向未知的过程里。有很多摸索是我们不知道的,而这一种障碍就叫做惑业;魔境就是陷阱。对于这惑业和魔境,我们一定要弄清楚,那我们才能在世间中得解脱。只要我们自己能除惑业,自己能从世间道解脱,我们才可以帮众生解决他在三恶道的业,而我们就是因为有烦恼,才会造很多的恶业,这就是随业流转。’一直以来,我都是以自己知道的、自己明白的去帮助别人,但是自己都还是带着重重的烦恼在打转,结果很多时候不但帮不到别人,反而还让自己被卷入问题当中。这轮回虽然已经经历了无数次,但还是以在的轮回,所以有时还真的会很疑惑,究竟什么时候,我该帮,而什么时候我又该避而远之?

     最后,万胜还是在这里祝福大家。感恩。

【把学习到的普贤十大愿踏踏实实地用在生活上,不要再用大脑思维模式去分析,那你就会找到答案了。】


2016年12月19日星期一

万胜《十大愿王14》心得报告

     在这一集的DVD里面,让我印象最深刻的第一点就是所谓的‘位移现象’。很多时候发现到自己一旦开始忙碌于工作当中,而忘了要时刻回到当下的时候,我真的会很容易的被境界所转,而开始忘了自己当初立下的初心,所以真的需要时刻都让自己在忙碌的当儿有喘气和放松的时刻,以便让自己能够回到当下。

     接下来,师父也有提到说‘我们生活中所有不好的境界,通通都是佛菩萨的示现,所以这个时候要说‘境界不转,心转’,因为只要心一转,我们就会发现诸佛菩萨悉充满。’在人生当中,每一天的生活当中,要面对的人事物挑战真的不少,而且有的还是直接导入内心的煎熬,所以每当不如意的事情发生时,转念真的很重要,不然我们将会随着境界而卷入痛苦当中。

     还记得刚过的亲子讲座里,秀枝老师有给了我们一个例子,当妈妈们发现孩子真的很让人懊恼的时候,我们需要学习先抽离,让自己做一些或看一些令自己放松和喜悦的东西,然后当心沉淀下来的时候,我们再到回来看事情的时候,或许问题并不如我们所想象的那么糟糕。因此,其实这个时候,正如师父所说的,妈妈需要的是,先绕过去,而不是把孩子给干掉。

     最后,师父有提到一句话就是‘情绪的不稳定就是造成这一个娑婆世界不安详的原因’。这话说的非常好,就因为很多的情绪不稳定,才会引发所谓的争执、斗争,甚至于战争。这情绪的部分如果真的要好好的管理,就需要时刻让自己回到呼吸、回到当下,把眼前的每一样东西都做好,并且时刻学习去随喜身边的每一个人事物,只要让生命变得更阳光、更向阳,那我们的情绪才能变得更稳定。这一点是我还在很努力学习的部分。
    
     最后,万胜还是在这里祝福大家,让我们一起加油吧!让生命活得更有其价值、更有意义。

【学习了这么多转念的方法后,就要用行动去实践,把它变成内在的生命,不然还是停留在语言文字的理解。】


万胜《十大愿王13》心得报告

     在这一集的DVD里面,让我最有感触的其实就是“学佛不求他力、不要投机,自己要常常实践、要去做”。还记得刚开始接触佛教的时候,那时才小学三、四年级,那是家人都经常会去道场诵经、上供、求佛保佑。那时,我是真的对佛教有蛮大的抗拒,因为看见道场里的心中都会觉得他们很迷信,总是不懂得自己努力、一心只希望佛祖可以保佑他们。

     一直到了大学,开始接触到实践性和理论式的佛教时,我才开始慢慢去接受及深入的了解佛教,因为开始明白到原来佛教所讲的,并不是纯粹靠他力而成就,反而是需要自己去修、自己去实践才能成就的。因此,从那时开始,我对佛教完全改观,而且还开始活跃的参与佛教活动,所以我是非常感恩博大佛学会让我开始对佛教建立了坚定地信念。同时,我也希望我能继续地维持着着一个信念,继续的走在这向往成佛的道路上。

     另外,在这一集里,师父也一再地强调说境不转,心要能转。这是真的,很多时候当境界出现时,负面的情绪会很容易的涌上心头,尤其当那发生时不如我们所愿的时候,这个时候真的需要转一转念,不然我们将会把自己困在那发生里面。还记得前一阵子,已经有蛮一段时间离开道场,也很少接触到佛教,那时的心真的很容易就会被外界影响,而且还会被周遭的人事物牵着鼻子走。

     自从重新回到鹤鸣禅寺之后,生命比较有能量而且也比较能够自主。虽然偶尔还是会有不自在的时候,但是只要把心调一调,很快的又能够在找回努力的方向,并且懂得如何去感恩,以及随顺大家一起将事情完成。真的很感恩着过去半年在鹤鸣禅寺的学习,让我看见自己的习气,进而勇于改过。万胜祝福大家,让我们一起加油吧!


【看到了共修和学习的殊胜,就继续发愿要踏踏实实的佛法运用在生活上,自助助人。】


万胜《十大愿王12》心得报告

     在这一集的DVD里面,师父一开始就提到说‘我们的惯性就是‘喜欢问’,但是问了又不去做,就因为这样我们与人相处才会有障碍、理事才会有障碍。人生其实没有哲学,只有实践学,因为人生的东西都是需要去做、去实践、去体会的。’这句话说的真的很踏实,因为我本身就是一个蛮大脑趋向做事的人,每次总爱问很多,而且很多时候问了之后还是会想很多的人,其实问题就在于我太执着于自己的想法。所以现在还在很努力地去改进自己这一部分的惯性,把问的部分化为行动、把知的部分化为经验,还需要继续努力才行。
     之前师父有提到说‘修华严第一就要修行愿海,要修心量’,然后师父也有提到我们要探讨‘生命是什么?’、‘我是谁?’。其实,这疑情我在中学时期,第一次看达摩祖师传的时候就已经带着了,一直到大学加入佛学会之后,我还在寻找着答案,到今天如果有人在问起这一个问题,我会觉得说‘当我跟孩子在一起的时候,我就是孩子,我会尽力陪伴孩子找出他们的方向,陪他们活出自己;当我跟家长在一起的时候,我就是爸爸妈妈,我会尽力陪伴彷徨爸爸妈妈们接触他们的疑惑,寻找教育的答案让他们走出顾虑与担忧,以便让他们更有方向的引导孩子步向光明的未来。’因此,对我来说,生命的意义就是能够融入于每一个角色当中,而我就是每一个当下的每一个角色,并把该扮演的角色扮演好。
     最后,师父有提到说‘别人在做事,我们千万不要批评;别人在做事,我们要体谅他处事;而我自己在做事,我要有要求,我的效率、我的成绩。别人在做事,我不去插嘴;别人在做事,我要学习去赞美;而我自己在做事,别人有点评,我就要虚心接受。’这一点我真的需要多努力,因为我总是习惯性的要求自己,也同时要求别人,所以凡是与我一起做事的人,或多或少都会有压力,有时为了避免人事,甚至还会把东西拿来自己做,避免人事的隔膜,但是就像行者培训营所学习的,我们总要与人碰,才会有所学习,所以这一点也是我需要努力学习与改进的。
   最后,万胜在这里祝福大家,让我们一起学习吧!加油!

【那就踏踏实实的去行,继续再继续直到你找到生命的答案,然后帮助一切众生。】


万胜《十大愿王10》心得报告

     在这一集的DVD里面,师父首先提到了一句话,的确狠狠地给了我一个棒呵‘是惯性把我们堕落’,很多时候当我们真正的忙茫盲的时候,惯性就会很直接地占据了我们的生活时,久而久之我们就会开始随着惯性漂泊,而开始进入不知不觉的困境当中。很感恩师父这一次的DVD、这一次的棒喝,让我看到了,自己因为进来的忙,又再次的堕入轮回之中。真的是时候再次把功课提起,好好的调整自己了。
     接着,师父还提到说‘如果人家讲一千句话,只要我能捡到一句是我觉得受用的,并且随喜赞叹,我我的人生将会是阳光的、向阳的。反之,如果别人讲一千句话,但就只讲那一句话,让我听不习惯,而放不下,那我的人生一定是痛苦的。’这话也还真的给了我另一个棒喝,因为我总会很在意别人给予的眼光,及说过的每一句话,而且很容易就会受之影响,所以每当我有这样的困境时,我都会尽量让自己回到呼吸、回到当下,把眼前的东西做好就好,但是偶尔当心力不足的时候,还是会很容易被别人的话语牵着走,所以这一点我还需要多努力改进,让自己时刻回到当下。
     另外,让我受惠的是师父的一个提问:‘何以故,平等饶毅一切众生?’身为行者的我们,应该时时的问一问自己这三个问题‘我这样做对得起众生吗?我这样做对得起三宝吗?我这样做对得起因果吗?’我会时时的如此警惕自己、反照自己的内心。万胜在这里祝福大家。加油!

【共修是很重要的,时常和大众一起学习就能帮助我们不容易堕入惯性。】


2016年10月18日星期二

万胜«十大愿王11»心得报告

     在这一集的DVD里面,师父从一开始就提到说“师父不是叫我们不去用大脑,而是大脑是用来做知识方面的记忆跟推理,但是一旦进入生命层面的东西,就不能用大脑了。”然后师父也用了一个关于家庭关系的例子,对于这一点我真的很有感受,因为我从小就是在一个说教、讲道理的环境下长大的孩子,所以从小都会对父亲存有一种恐惧感、跟父亲之间总会有一段距离,因为每当爸爸一开口的时候,就是爸爸要开始授课的时候了,而且一讲可以是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长大后,更惭愧的是,因为觉得自己的知识层面也有了一定的认知,所以每当爸爸开始说教时,我就会一再地反驳,所以我跟爸爸的关系都不会很好。一直到认识了佛法、参与了行者培训营及行愿茶会,我才开始学会聆听、欣赏和接纳,跟爸爸也开始有了共同的话题。因此,是真的,在很多生命层面的学习,如果用大脑趋向的话,对立很容易就会产生,而关系也不容易建立起来,就好像师父所说的“家庭破碎的问题就在于,大家都互不相应,各持己见,各自做各自的事情”。
     
     紧接下来,师父又提到说“发菩提心就是发众生心”,然后师父也说到“要饶益众生,我们必须帮助众生培养他们的自性善根,进而帮助众生启发他们的觉性。”关于这一点,我也还真的很惭愧,因为一直以来都还以为自己都在发菩提心、帮助孩子打成他们的目标,到今天我才发现到,原来我所谓的发菩提心还真的不够彻底,因为我还只是那位在船上帮助众生解除呕吐问题的医师而已,我还要继续努力的参,要如何才能做到让船只不摇晃,让我真正能够陪伴孩子体会人生的价值与意义、找寻生命的目标与方向,进而让孩子看见生命的存在与真相。

     在这一次的学习当中,师父有一段话也让我体会深刻,那就是:

“我们会有恐惧,我们会有抱怨,我们会有不满,我们会有无奈,其实是来自于[我们的生命没有信心]...很多权威式家庭长大的孩子都没有信心,因为他们的信心从小就被彻底的打败了,所以权威式家庭的家长最伟大的成就就是把孩子的信心给彻底的打败了。因此,孩子才会很怕去承担,最后造就的将会是一群经不起生命考验的软脚虾...”

     在这几年的教育路上,我还真的遇见了很多类似的孩子,他们很怕做决定,对他们来说,他们就只有跟随和听从的权利,所以对这群孩子来说,他们对学习都会很被动,当然这也同时挑起了我很多童年的回忆,因为我也是在权威式家庭长大的孩子,所以我从小就有选择恐惧症,每当要做选择的时候,都会出现模棱两可的状况,很怕会做错选择、很怕要承担责任。因此,对于这一群孩子,我都会尽量给予鼓励与肯定,偶尔还会赋予类似班长或某活动负责任的角色。

     真的很感恩所有的因缘成就了我在幼教界的学习,进而去帮助更多的孩子,但是对于这一份功课,我还有很多需要努力的地方。最后,也很感恩师父在这一次的DVD里帮助我重新整理了教育的本质与定义,那就是:

众生的苦我们是代他受不了,众生的福我们也代他享不了。
但是,我们可以帮他纾解、可以帮他找出问题的核心和根源在哪里,然后从根源上帮他改进,并且陪伴他体会人生的价值与意义、找寻生命的目标与方向,进而带他往那个地方走,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帮助他活得更有价值、活得更有意义,而不是直接的帮他解决眼前的问题。

     万胜在这里祝福大家,让我们一起努力吧!
   

【孩子是国家未来的主人翁,请继续发心以佛法来帮助孩子好好成长,认清人生的意义。】

2016年9月6日星期二

万胜《十大愿王09》心得报告

    DVD14里面,师父把十大愿王做了一个总结: 礼敬诸佛、称赞如来和广修供养是实际修行的部分,至于随喜功德、请转法轮及请佛住世,则是前三大愿的补充。如果在修行中面对业相或不顺心的部分,则透过忏悔业障来忏除过去所造的业习。至于常随佛学、恒顺众生及普皆回向则是前七大愿的不断扩大。

    在这一次的学习当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这一句话“生命的觉醒就是这6个:人生、人性、生命这三大类的价值、意义、存在、真相、目标跟奋斗的方向。”真的,一期生命存在的价值与意义就取之于我们有没有尝试去启发我们内在人性的真相,我们对这一期生命的目标是否做一个定位,以致我们对于自己的奋斗方向是否是清清楚楚,还是模模糊糊的呢?

    我很庆幸的,在我这一期生命里头,每一次遇到瓶颈、人生开始失去目标的时候,总会有贵人前来给我一个棒喝。在第一份工作走到形似走肉,前景一片模糊,甚至于每天都在制造假报告来陷害他人的时候,感恩遇见了谢老师,给我一个机会去学习当一位幼教老师,同时也得以学习如何去管理一间幼儿园。在时机成熟的时候,让我遇见了一群好伙伴启发了我开办幼儿园的机会。走到今天,感恩一直以来都不太赞同我转行,但依旧一直在默默支持我的爸妈和太太从旁的相助。以致最近生命开始被社会熏陶之后,人生开始茫然了,又让我再次会到来鹤鸣禅寺继续学习。

    可见,我这一辈子若不是这一群贵人,恐怕我的人生目标也要给丢失了。所以师父说了一句话,真的很棒的,那就是【“我活着的意义和价值在哪里?”我们一定要带着这一个疑情走。】。真的,当人生失去了意义和价值,每天就只是随着惯性跑,那是很可怕的。希望接下来的人生里,我能继续的完成我在开办幼儿园的时候立下的愿:我这一辈子不为己利,只为成就孩子而努力。大家一起加油吧!


【抱着利他的心态来经营幼儿园,工作之馀,又可提升生命的价值,真是一举两得,愿你莫忘初心,也成为别人的贵人。】

2016年8月16日星期二

万胜《十大愿王07》心得报告

     在这一集的DVD里,师父说了好几句让我感觉蛮受用的句子。首先第一句是“我们每讲一句话出来,我们一定要掌握得住,不要以惯性讲出去。因为我发现每次当遇到逆境时,情绪很容易就会受到影响,而这个时候很多时候总会在有意或无意间,说了一些让别人不开心的话语,虽然都是事实,但是就是不懂得以比较婉转的方式来带出。这一点真的需要透过多忏悔,把心中的我慢给降低,同时也要不断地提醒自己,凡事都要让自己先停一停,静一静,才作回应
    
     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总会发现真的有时都已经尽心尽力的在为大众付出与服务,但是到后来总会让人误解说,我在为自己谋利,所以往往都会觉得自己还真的用心不得其力,有时还很的会想要放弃。但是很感恩在刚过的小参师父给了我一盏明灯,那就是当我看到不喜欢的人的时候,要cut off thinking,并让自己回到那颗不知的心,Just reflect”。刚开始时,真的觉得很尴尬、很不自在,但是就跟自己说,这都是我自己的想法而已,然后就很自然的跟对方说了一句“早安”。突然间,感觉到真的舒服多了,因为心里卸下了那不必要的负担。

     不久前,当发现似乎突然间很多的负面人事迎面波涛汹涌的朝我涌过来的时候,我还真的有一种想抽离的感觉,但是幸免听到了师父的这一段话发生只是业相,不管我们去到哪里,只要碰上那一个缘,贪嗔痴的业相还是会现前的,因为贪嗔痴的因还在,所以我们需要把根本的贪嗔痴除掉。那时,我才真正的想起行者培训营里的两个学习:第一、这就是我未完成的功课,所以我还必须接受与面对,而不是逃避;第二、当因缘还未到,那就要继续的欢喜在做下一次。因此,我就跟自己说,既然还没到,那就继续学习接纳、聆听、欣赏及跟人在一起。

     万胜继续加油吧!万胜在这里祝福大家
   

【遇到问题时,还可学习圣严法师的教导:面对它、接受它、处理它、放下它。】

林万胜«十大愿王08»心得报告

     听了这一次的DVD,觉得自己实在是听得太迟了。这几个星期,其实都在忙着处理一些园所的人事纠纷。我已经尽了自己的最大的能力,处处都在为老师们和孩子们着想,而且还给予老师们比以往更好的待遇,但是却被一些老师说成我在为了私利而剥夺老师的福利。而且更无法接受的是,一部分的老师甚至在还没求证与问清楚缘由的情况之下,就在社交网传遍消息说,我不公平的对待员工。结果还导致一部分的为老师的留言感到愤愤不平。

     因此,在这过去的两星期里,每次拜忏都心里感到心不甘,因为就是不能够接受,为什么明明不是我的错,而且被诬陷之后,还要拜忏。这过程就如师父在DVD里谈到的那一种苦受,那一种在内心煎熬跟无法拿捏的状况。但是,自从星期六的上午听了师父的这一个DVD之后,我终于能够学习把心量打开,甘心的拜下去了,虽然心里偶尔还是会升起那不甘心的感觉,但是我就跟自己说,这就是真理,只要拜就对了。非常感恩师父的这一个DVD让我终于能够跨过这埋藏在心里已经两个星期的纠结与煎熬,但愿真的透过拜忏,让我能够早日把这业障给消除掉。万胜,加油哦!

     此外,在随喜功德的部分,师父也帮我打开了另一个心结,因为自从那件事之后,每天在园所遇见那一位老师,我都不知道应该给她怎么样的表情。首先,很感恩传闻师父在星期三的小参给了我一个很好的功课,那就是当面对到我不喜欢的人时,要让自己Cut off thinking,回到don’t know mind,然后just reflect”。回去后,发现刚开始会蛮煎熬的,但是过了一段时间之后,都没什么抗拒了。而且在这一次的DVD里,海云继梦法师也点了一个很好的方法,那就是发现优点,然后随喜其功德。说真的,听了师父的DVD之后,再回头想一想,也的确除了这一件事,这一位老师之前,都还真的很尽心尽力为孩子的,所以与其在事项上转牛角尖,何不随喜其优点和功德呢?真的很感恩善知识们的开示,让我重新能够走出这一个阴影。

     万胜在这里祝福大家。感恩。
   

能够把佛法用在生活上,是件可喜的事,继续努力,去体会有佛法就有办法!】

2016年7月19日星期二

万胜《十大愿王05》心得报告

     在这一次的学习当中,师父把着重点放在广修供养的部分。刚开始的时候,师父说了一句话,让我体会深刻,那就是“大脑里的定义都是多余的,所以可以是对的,也可以是不必要的,因为唯有做了之后,我们才知道哪里要作调整”,这道理其实我都懂,但是问题就在于跨前的第一步,往往总会被自己的意识形态给打败了。一开始的时候,总会是很有冲劲,但是时间久了,惰性和意识形态就会逐渐的盖过了当初的初心。就这样在起起落落的过程中修行,感觉到似乎一直都在原地踏步、裹足不前。
     接下来,师父就开始谈论到广修供养的部分,这里有一段话真的给了我一个很大的棒喝,那就是供养具从相上来看,绝对是随分随力的,不要跟着流行走,也不勉强,但是要挑能力上最好的。这里讲究的是理体上或本体上的真心供养,因为供养的东西只是一种媒介,真心的那个部分才是重点。听到这里,我还真的很惭愧,因为家里的佛座除了早上拜忏时上香基本上都没有怎么样去整理了,而且数个月前给佛陀买了一个新的香炉,因为体积太大,而导致香炉有少许的离开了佛座,一直都说要去重新安置,但是却一直都给自己借口说,没空,但其实都是拖拉的习气和惰性在作怪。听了师父这一段话之后,很清醒的,我还算是第三种马,被鞭了还会做行动,结果隔天就立刻把佛座给重新装置和整理一番。
     最后,听了师父的一段话我们在生活中,用正念、用供养来填满我们的生命空间,这是我们就会发现自己念兹在兹都不理菩提道。经过这一次的学习之后,我都会不断地提醒自己在用餐前、买了新鞋子等都要先做供养。但是,这过程中总会发现自己总是后知后觉,很多时候都会在开餐了才想起要供佛,不过我还是照着念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因为希望透过后知后觉的练习为自己培养往后修行的资粮,并慢慢的养成觉性,趋向念念不忘供养的目标。
     万胜,继续加油吧!万胜在这里祝福大家。

【后知后觉总好过不知不觉,继续努力!】


万胜《十大愿王06》心得报告

     在这一片DVD里师父谈论了很多,刚开始的时候感觉还真的有点吃不消,但是多看几遍,做笔记,才能慢慢的消化。间中令我体会最深的就是这一段:

莲花做基础表示以清净作为基础,不要有意识形态。就比方说,在一个组织里面,所有在我们下面的人,归我管的我都可以用,但是如果当我们讨厌一个人的时候,我们要怎么用呢?
然而,不喜欢是问题,喜欢也是一个问题,因为我们总会把最好的给他,这也不对,因为我们已经有一个意识形态、有感情、有情执,那一定会干扰我们。
唯有当我们清净的时候,我们没有意识形态的时候,我们就可以看到因材施教、适才适用。”

     是真的,在一个组织里面,我们真的不能够随着意识形态走,因为很多时候,就是惯性和旧有的意识形态蒙蔽了我们的心眼,让我们活在不知不觉中。前一阵子,我的人生还真的在组织里走到了瓶颈,总觉得与组织里的人事物都格格不入,原因其实就在于意识形态和惯性把我当初的初心给蒙蔽了。唯有时刻让自己活在当下,唯有时刻问自己我这样做对吗?我这样做应该吗?让自己时刻都要活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样才能够更正面的看待与处理一切的人事物。不过,间中还是会因为惰性和惯性而停顿下来,这一部分应该是需要忏悔业障了。

     师父有另外一段话,也让我学习良多的,那就是我们的生命本来就像个大镜子一样。当我们做人只要有一条原则,这镜子就裂开了,原则越多就裂得越厉害这句话是真的说进了我的内心里,因为我发现很多时候,我与家人、与妻子、与同事的纠纷、不和,全都是因为我太有原则、我太会策划、我总希望别人听我的,结果内心才会产生种种的负面感觉。但是我偶尔还是会处于一种摸棱两可的局面当中,因为我本身是组织的负责人,如果我完全没有原则,我该如何带领我组织里的伙伴一起前进呢?这一方面,我还真的需要继续去修,所以每次一想到这里,就很认同师父说的一句话要在社会公约的前提下培养我们的觉性是真的很难。

     万胜。继续加油吧!万胜行者祝福大家。

【放下自我,学习聆听、欣赏、接纳,就能和人愉快相处。】


2016年6月21日星期二

万胜«十大愿王04»心得报告

近来,从自己和身边朋友的一切发生当中,让我深深的体会到,其实计较就是我们一切痛苦的来源,一切悲伤的根源...

在一段感情里,
我们总会因为计较谁爱得比较多,谁爱得比较少;
我们总会因为计较谁付出得比较多,谁付出得比较少
而起冲突...

在工作上,
我们总会因为计较谁做得比较多,谁做得比较少;
我们总会因为计较谁受到的待遇比较好,谁受到的待遇比较欠佳
而开始勾心斗角...

在兄弟之间,
我们总会因为计较爸妈爱谁比较多,疼谁比较少;
我们总会因为计较谁获得比较多,谁获得比较少
而开始闹家庭分裂...

在伙伴之间,
我们总会因为计较谁赚得比较多,谁赚得比较少;
我们总会因为计较谁的掌权比较大,谁的掌权比较少
而发生了意见的分歧...

在友情之间,
我们总会因为计较谁对谁比较好,谁对谁比较欠佳;
我们总会因为计较谁跟谁的感情比较好,谁跟谁的感情比较欠佳
而开始觉得友情没有保障...

困在车龙当中,
我们总会因为计较时间走得太快,车子走得太慢;
我们总会因为计较路程的长短,距离目的地的时差
而把自己变成了热锅上的蚂蚁...

在每天的作息结束时,
我们总会因为计较时间不够用,
我们总会因为计较事情办不完;
我们总会因为计较一天下来的不满,
而让自己失去了宝贵的睡眠...

有一天,当我们把这种种的计较,一个一个放下时,我们会开始去欣赏周遭人事物的真善美,周遭人事物圆满的那一面。因为比较和计较就是两把锋利的刀,把种种的真善美给斩断了; 因为比较和计较就是两面巨大的屏风把世间的真善美给蒙蔽了。只有将心打开,放下所有的比较和计较,我们才能真正的体会到,一切人事物的真善美...

再美丽的花朵,再优美的风景,在比较和计较的笼罩之下,总会显得不什么特别,可能还会缺点百出...所以我常跟朋友说,世上真的不缺乏美,缺乏的是一双发现美的眼睛,缺乏的是一颗发现美的心灵...

万胜祝福大家!   


【很好!真正把种种计较一一放下,再与大家分享学习心得。】

2016年6月13日星期一

万胜《十大愿王04》心得报告

     在这一次的学习当中,师父把内容分成了几个部分。首先,师父有提到说在生存边缘挣扎的人,上自天子以至庶民,统统都是虚幻的人生,而且是痛苦的人生。其实,说到这一点,还记得在中学时期,每当学校假期的时候,我都会到餐馆当招待员。

     那是我最记得的就是,我们每个人最期待的,就是当打烊的时候,主管打开那装着小费的钱桶,来平分小费的那一刻。虽然每天拿到的就只有那仅仅的几令吉,大家都会很开心、很感恩。真的,其实我们每个人很多时候都会因为那一点点的蝇头小利在打转,消费的因为要省回一点点,但是且不知谋生的却希望能够多赚那一点点,对立就会发生了。

     所以,其实如果我们每次在消费的时候,都能够稍微的慷慨,不去计较太多,多给那一点点的小费,其实不管是的士司机、还是任何的服务员,他们都会很开心、很感恩。计较只会让我们在对立中打转、在痛苦中挣扎。

     之后,师父有说到只要能够置心一处,要先把心定下来,心灵频率就会很稳定。说到这一点,其实我在上个星期有一个超棒的学习与体会,在这里跟大家分享: 放下自己,摆脱恐惧,享受过程

     距离上一次去Koh Lipe,已经有将近半年没浮潜,也没下水了。没想到从小怕水的我,今天用一台简单的Nikon相机,可以在海中央,自由拍摄,自拍,而且大浪来袭时,还能牵着老婆游回船只,这过程就只有尽情的投入与享受。听到这里,我相信很多人都会质疑,我是怎么做到的?

     如果大家还记得我最后一次浮潜的分享,我那时已经开始从恐惧学习握着绳索慢慢的让自己放松去享受整个过程。其实,间中更重要的是,我终于发现到,原来我并不是畏水或畏海,我真正要克服的问题是"怕死",因为我小时候曾经有过差点溺毙的经验,所以我从此对水是,既喜欢但恐惧。

     因此,今天早上,在浮潜之前,我就望着那一望无际的大海,看着那碧蓝的海面,慢慢的把眼睛关上,然后去用心的感受大海的宁静,轻柔的海风在身边轻轻的抚摸着我的每一寸肌肤,然后在透过海浪的声音找到了内心的平静。这时我就跟自己说,大自然为家,大海为床,今天就让我好好的感受这个家,这张床给我的怀抱与轻抚吧...

     随后,就趁着船只还没到之前,先让自己在比较浅的海域,把装备戴上,然后就开始去尝试浮潜。刚开始时,难免还是会有恐惧,而且还喝了好几口海水。但是,我就跟自己说:"万胜,这一次将会决定你接下来面对人生的信心与信念,也只有真正的放下自己,放下对自己这个身躯的执着,你才能勇敢的走下去。人终归一死,若时间到了,我们要怎么阻止都没办法,与其继续恐惧,为什么不让自己好好的体会一次,感受一次呢?"

     当夜还真的不去想太多,就很清楚地知道我需要用心去体会,所以跟自己对话完之后,深深的吸了一口气,然后再让自己学习只用嘴巴呼吸。站立了大约3分钟,还真的不知从何来的勇气,竟然把身体往海水一抛,双手和双脚随之自然的摆动,我竟然可以浮潜了。于是,这时胆子更大了,还慢慢的学人游去较深的地方看小鲨鱼和鲳鱼。所以之后当进入深海时,我就能够自在的感受整个浮潜的过程了。

     从今天的学习,深深的让我体会到,原来我们一直无法突破,无法超越,无法战胜的人,不是他人,而是我们自己,因为我们太过爱自己,太过保护自己,才会局限了我们的能力,所以才会很怕自己被伤害,才会不断地用外在来满足自己,用谴责和埋怨他人来壮大自己,用虚伪的面具来掩饰自己,可见我们如果能够真正的放下自己,放手一搏,并且用心地去把每一件事做好,其实我们什么都行,什么都可以。就只需要放下自己...

     其实,师父说的很对,很多时候,我们真的只需要置心一处,把心安定下来,心灵频率只要稳定,我们其实能够很清楚知道我们在做什么,而且我们也能够超越自己一直以来所设下的种种局限。最后,在称赞如来的部分,我的学习是:如果能够在平淡的生活当中,看得出每个人的伟大,每个最真实的质感,并且能够随喜赞叹,这才是真正的欣赏,真正的体会人生。各位行者们,那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随喜的欣赏与赞叹身边每个与我们擦身而过的人事物,那我们将会拥有一个正面的人生...让我们一起加油吧!

【是的,能够放下自己,欢喜再做下一次,就会有所不同,继续努力!】


2016年6月3日星期五

万胜«十大愿王03»心得报告

在这一集的十大愿王的学习里,师父有提到几点是我个人觉得很受用的:
1.生命中很多的无奈透过实践,真正踏踏实实的实践,都可以改过、改观。
2.时间的无限叫永恒,永恒在瞬间里,永恒就在当下这一念,现在就在当下,我们如果能够活在当下我们就活在永恒,活在当下就是极乐。
3.猜测别人会让我们活在虚空里,别太复杂,活得简单,活得单纯。
4.在用上修行上,业能尽。但是众生因为念念不踏实,而业不能尽。因为众生的业不能尽,所以才众生不尽。因为众生的烦恼不能尽,所以众生的业不能尽。众生之所以为众生,因为众生有制造烦恼的DNA
5.随缘清旧业,莫再造新殃:缘一来,看到业相,就赶快去拜忏消除;同时也要培养不接受烦恼的DNA,那烦恼就不会进来。
6.我们要以清净身语意业常修礼敬。
7.行者的本色:用正念填满生命的空间,念念活得踏踏实实不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不要想停止,永无止尽的向前迈进,永无止尽的超越,永无止尽的迈向未知。

随着连续几个星期忙碌于筹备幼儿园的5周年,拜忏的功课也开始变得断断续续,经常会给自己借口说,今天很忙,明天再拜吧!结果就这样,断断续续了好几个星期。但是在这过程中,我还真的感受到每当拜忏之后,事情都会进行的比较如愿;相反的,每当我不拜的时候,事情总会因为一些小事故,而无法圆满的完成,所以最后还是甘心的拜了。但愿这一次不会再断断续续了。万胜,加油!

其实,师父从一开始都在不断地提醒着我们,要记得念念都不离当下,我们就能捕捉瞬间,捕捉未来。而且身为行者,我们就更应该“用正念来填满生命的空间,念念活得踏实不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不要想停止,永无止尽的向前迈进,永无止尽的超越,永无止尽的迈向未知。”

还记得刚过的星期六下午,跟孩子们彩排完晚上的5周年表演之后,就要赶着回幼儿园处理一些突发的影片状况及练习晚上的的晚宴讲稿,因为我将会跟家长分享这一路以来的教学心得,以帮助更多在迷茫中的家长。但是却没需料到的是,刚一离开酒家,就看见一位刚刚来彩排的孩子被哥哥抱在怀里,手正捂着脸颊,而且衣服还沾有血迹。而且他的哥哥也还真的被吓呆了,还问我:老师我现在应该怎么办?一问之下才知道,两位孩子发生车祸了。

在这时候,我还真的楞了一下,因为眼前正有3件事要处理:
1.车里还有小朋友等着我载她回家准备今晚的表演
2.今晚晚宴的影片出了状况要处理,而且也要练习今晚的分享
3.眼前这小朋友虽然跟哥哥在一起,但是车祸后连哥哥也被吓呆了

当下真的就不去想太多了,因为那撞到这孩子的车主说要带这两个孩子去看医生,那位哥哥也正等着我的指引。所以我就让两个孩子跟着车主去看医生,而我就跟随在后面,在这同时我也联络了老师先处理会场,通知车里那位小朋友的家长,我会迟些载她回,然后再通知受伤孩子的家长关于这场车祸。

就这样一直陪着那孩子到他的爸爸来了,交代了事情的发生,我才离开,那是距离晚宴就仅有1小时了,然后就回幼儿园,赶快的处理完重要的事件,就赶紧载那小女孩回家了。随后赶到会场,刚好来得及主持晚宴,并跟家长分享开办幼儿园的学习及一些教育的理念与方法。整个过程就是那么的踏实、那么的美丽,不慌不忙就只是随着当下该做的事情,将它一一完成。最后,还换来一个很漂亮、很美丽的完结篇,而且还迎来很多家长的正面回应,及感谢我当晚的分享,让家长们有所学习、有所体会。我真的很感恩及很感动最近的学习,让我能够在临危时,也能坦然地面对与处理一切的事物。

很多时候,我们都会在议论着,什么时候该用大脑,什么时候不该用大脑。就如晚宴当晚也一样,要分享的都是知识层面的东西,其实都在大脑里了,也不许去想太多,就很单纯的做分享就对了,就很踏实的去面对、迎接与处理眼前的每一个发生。而且最近这几天,学校煮饭的安娣请假,所以我就需要为孩子们煮食,说真的,我还真的有好一段时间没煮食了,也开始生疏了。但是,当我知道的时候,也只是坦然地面对,就不去想太多,事来处理,菜来就煮,就很踏实的完成眼前的每一件事情。

其实,知识层面的东西我们都已经知道很多了,就好像佛理一样,但是在处理事情方面为什么还是会束手无策呢?其实很多时候方法真的很简单,而且有的甚至就在眼前,反而是我们被自己太多的想法、太多的如果、太多的担心、太多的恐惧,而把问题给复杂化了。我们需要做的就只是一心的活在当下,当事情发生的时候,方法自然就会浮现出来,因为知识层面的都已经在脑里,知识意外的再想也没用,就很踏实的去面对,其实一切的事物都能够迎刃而解。

这是我这星期的学习,万胜祝福大家。同时,也很抱歉,心得报告迟了一星期才呈交,我会好好的忏悔及改过。
   
【很好,你体会到了一心活在当下,就能够时时保持正确的处境、正确的关系、正确的操作,就能把事情处理好,继续努力!】

2016年5月14日星期六

万胜《十大愿王02》心得报告

这一个星期间隔3天,分别在网络新闻、Whatsapp群组及朋友的口述,而得知3起自我了结生命的发生,突然间令我感慨到为什么最近人的生命变得如此的脆弱、生命的价值究竟在哪里?

还记得去年陪伴我的岳父在医院的时候,看见了有许多的病人,虽然命在旦夕,但是在垂死的边缘,还是很努力在维持着那短暂的生命。还记得曾经看过一部电影《童梦奇缘》,里头有一句话,令我印象深刻的一句话,那就是“哪怕生命还剩下最后一天,我们也要好好活儿”。究竟为什么两者之间会有那么大的差别呢?这是今天小弟希望可以与大家谈一谈的。

当事情发生的时候,我们很多时候就会开始议论纷纷的,开始去寻找事发的缘由,开始去谴责引起这起命案的“祸首”,开始做了很多的猜测与推论,但是我们可曾想过,究竟会引导我们趋向绝路的“人”是谁呢?还记得前一阵子,跟大家分享的《生命的空间》吗?很多时候当事情发生的时候,我们都会向外围去寻求答案,但是我们可曾想过其实我们真正过不了的关卡是我们自己呢?

在我们会走到这一个绝路的时候,其实我们的思想是一片昏暗的,我们只希望能够赶快逃离眼前的问题...因为我们生命的空间其实已经被满满的期待、绝望、过去种种不好的经验及负能量给占具了,满脑子都是“我觉得我应该可以做得更好的,但是为什么会这样?”、“我觉得他不应该这样对我,为什么他要这样做?”、“我觉得自己很羞愧,我将来该如何面对亲戚朋友,该如何面对外面的社会?”等等,所以我们在这个零空间的生命当中,我们是没有办法可以看到出口、找到方法的,哪怕其实生机就在眼前。

很多时候,我们都会把我们全部的精神都放在未来,我们会把全部的一切一切都寄托在某个人,某间公司或某个期待之上,但是我们可曾想过,如果有一天,这一些“我觉得很重要、我觉得不可离弃、我觉得不可欠缺”的人事物不在的时候,我们该如何面对呢?曾经有一位师父跟我们说过,如果今天我们是因为某一个原因而参与一个团体的时候,我们也将会因为这一个原因而离开。同样的,如果今天我们是因为某个人、某个团体、某一样物品或某一个发生来维持我们的生命的话,有一天我们也将会因为这一个原因而放弃生命。

其实,我们每天最开心的事情是什么?那就是放下所有的过去,因为再捉着紧紧不放也没用,它毕竟已经成为事实,是无法改变的;放下对未来的期待,因为未来毕竟还是一个谜,我们就连下一个的发生都无法预知,那我们又怎么能把未来看得那么的重要呢?须知期望和绝望的程度是可以成正比的,因为我们期望得越高就会伤得越重;放下我们一直在寄托的人事物,因为我们根本不知道,将来这些人事物会变成怎样。过去没了,将来没了,寄托也没了,那该怎么做呢?就是踏踏实实地把眼前所有的责任和角色做好,那就已经很足够了。

须知,万里之行始于足下,我们的未来,我们的希望不是靠空想的,也不是靠书面上的计划,而是透过每个当下的努力、每个当下的小小成就、每个当下的用心,而慢慢累积的。很多人都会觉得说,不要紧,这一次的机会没了,还有下一次,这一个观念是不正确的,如果当下错过了,那我们就会一辈子错过了,如果当下的机会没了,我们也不可能再遇见同样的机会,只有这样积极的看待人生我们才会更珍惜每一个机会、更珍惜生命里的每一刻。

生命需要空间,展望需要宽度,未来更需要当下,所以也只有真正把每一个当下都做好,我们才有机会成就未来,我们才有机会活出更绚丽的人生,我们才会更懂得珍惜我们的生命...最后,想跟大家分享Jim Rohn曾经说过的一句话“Happiness is not something you postpone for future; it is something you design for present."人生其实真的不是很长,但是面对的挑战与诱惑还真的不少,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更珍惜我们的生命、更勇敢的活下去吧!朋友们,加油!加油!加油!   

【懂得以佛法来充实心灵,就能安顿身心,不须向外寻求寄托了。】

2016年5月12日星期四

万胜《十大愿王02》心得报告

看了海云继梦的法师的DVD,让我突然回想起刚过的星期六和星期天的学习:

参与行者培训营之后,突然间对生活有了不一样的启发,不管在做什么,都会时时看回自己的起心动念,虽然生活当中总会面对不少的挑战与诱惑,我都会时时让自己学习在生活中放下自己,活在当下,并且用心去体会每一个当下的真善美。

经过一段时间的体会,感觉还蛮不错的,就想说跟一群佛友分享我的体会,但是在分享的过程中,总觉得我体会的一切都还处于感觉和体会当中,当我要用文字来形容的时候,总会觉得不知道该怎么分享,而且还会被误会。同样的事情一再地发生,在行愿茶会的大组分享时,我也一样很想跟其中一名行者分享关于什么是愿力,心里的感受是知道的,但是要换成问题来表达时,就会觉得很困难了,而且还会遭到佛友们的反对。看了师父的DVD之后,我突然间被师父说的一句话给点醒了“如果你觉得自己对,但是别人用不当的眼光来看你,用不佳的态度来对你,那就是你的业相现前,拜忏就对了。”是的,我也的确很久没拜忏了,明天就立刻开始了。希望还来得及。

然后,行愿茶会之后,我本来打算要去听一个幼教的讲座,或许是当晚用心的拜忏吧!竟然回程遇到塞车,而且是完全动弹不得,心想这一次的讲座是去不成了,所以就索性把车子停在一边,等待车龙的疏散,恰好在这一个时候,应该是有佛友把那天早上的讨论发给了明强师兄,师兄对佛理的掌握都很好,他也对我早上的分享感到有兴趣,并且想更了解活在当下及发现美的感觉,那时大家还真的一问一答了好一段时间,但是就是因为这一个讨论,终于让我好好的整理了自己在过去几天的学习,并在星期天做了以下的一个分享:

“这两天的学习心得:当生命有空间,能量自然生起...

自从星期五的学习之后,我就开始在每时每刻反观自己的内心,突然间让我体会到,原来生命缺乏空间就是一切问题的根源。或许现在大家还很模糊,我刚开始体会到的时候,也一样模糊了一段时间,希望经过以下的几个例子,能让大家明白我想带出的意思。

在还没进入真正的话题之前,大家试想想,如果现在我们身处于一个宽广的空间里,我们要找寻出口容易吗?很容易对不对,但是如果在这一个空间里,我放了一些桌子和椅子,行动就开始困难了,因为看到出口,路途中却遇上了障碍物。如果现在我将橱柜也摆放在空间的正中央,恐怕这空间就变成了一个迷宫,别说出口,就算该进该退,我们也很难抉择。最后,当我再把灯给熄灭的时候,大家觉得你们还找得到出口吗?

其实,那所谓的桌子、椅子和橱柜就好比我们心中种种的“我的,我觉得,我认为,你应该,你不应该...”当我们的脑海里都是很多的你我他的话,就好比这空间里堆积了很多的障碍物,所以为什么我们时常会伤心?会生气?会难过?情绪会起波动,原因就在于这障碍物太多,把我们的思路给复杂化了,把原本的出口给封闭了。更严重的是,当灯已熄灭的时候,我们就会把自己陷入于恐惧、绝望及自我放弃的状况,这时候如果无法跳脱,很多时候就会引起了自我了断的念头,因为觉得前无出口,后无退路,也只好把自己送上了绝路。

很多时候,我们在跟人相处,再跟自己沟通的时候,都会为自己设下很多的局限,这所谓的局限就是,我觉得,我认为,你应该,你不应该...我们才会与人起冲突,我们才会觉得他人不对,我们才会开始去批判、去否定、去拒绝。但是如果有一天,我们能够把这些障碍物、过去的经验和对未来的期待一样一样清除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到我们的生命是充满着空间、充满着伸展的宽度,更重要的是,我们当下的心就好比大海般的,能够包容不一样的水源;像宇宙般的,能够接纳一切的人事物与发生。这个时候,我们会开始不会计较,我们会开始去接纳、去聆听、去欣赏、去感恩,而且从内心深处也将会散发出一股真善美的能量。

其实,这刚刚好就带出了通永老和尚的那一句话,“人生中最开心的事,就是对外无所求,对内无所得,把眼前的事情做好。”当我们能够真正的放下自己的观念、自己的见解、自己种种过去的经验及自己对未来的种种期待,就把一颗单纯的心安于当下,踏踏实实的与人相处时,我们会觉得其实世间真的不缺乏美,缺乏的只是一颗发现美的心。
万胜在这里祝福大家...用我这简单的学习与体会与大家分享,与大家共勉之...大家一起加油!加油!加油!”

很奇怪的是,当我打完整篇分享时,当时的心境是真的很平静,不会有特别的喜怒哀乐,然后就随口说了一句“随缘自在”,这四个字基本上就已经可以总结我以上的整个分享了。的确,当我们学会一切随缘的时候,其实我们每时每刻,都是那么的自在,那么的美。万胜行者祝福大家…


【很欢喜看你能把佛法应用在生活中,让自己活得很自在,除了随顺因缘,在恰当的时机,也要懂得创造因缘。】

2016年5月5日星期四

万胜《十大愿王01》心得报告

在生活中,的确并不是每一件事情都是顺心的,顺境来的时候,固然觉得很开心,但是逆境来的时候,我们还真的需要用觉性及学习的心态来面对,把逆境视为我们的逆增上缘,否则将会被情绪和个性的牵引,而让自己百思不得其解,而困在文体中打转,还记得上几个星期曾经有过一个这样的经历:

还记的有个星期天,我跟已经毕业于益心幼稚园的孩子约好了,要为幼儿园的五周年表演做彩排...那天有一位小朋友一开始就很兴奋的跟我说,他要跳韩国舞,而且还坚持要跳SistarEXO的歌曲...

我本来想跟孩子说不适合,但是又不知该如何开口,因为毕竟我已经跟孩子说好了,他们可以自由选择自己想要呈现的表演...

这过程就这样维持了将近一小时,我心里在煎熬,同时也可能是我营造的磁场吧!孩子也在半小时后开始紧张了,因为总是找不到适合自己的舞蹈...

看见孩子脸上那苦恼的表情,我当下还真的跟自己说:"万胜,你就算了吧!与其这样互相折磨,不如就陪孩子一起努力吧!"刚想完之后,那孩子突然间跟我说:"林老师,你可以帮我打华语字吗?"我也很欢喜的跟孩子说:"可以啊...你要找什么歌呢?"

我当下听到她的答案,我还真的愣住了...她竟然跟我说:"快乐天堂",她说她想独唱这首歌...我担心自己听错,还重复问了孩子3...

所以说,很多时候,问题的解决真的就是那么的简单,就只需要放下,放下自己的主见,放下自己的要求,放下所有的"我要",奇迹可能就在下一个转角处...

在日常生活中,迎面而来的挑战及诱惑真的很多,不过正如通永老和尚所说的,只要“向外无所求,向内无所得,那就是最开心的事情了”。经过这两次的行者培训营,再到回来经历生活的发生时,才让我真正发现到,其实世间并不缺乏美,缺乏的只是一颗发现美的心,只要我能在世活中时刻以觉性来面对每一个发生,放下所有的我,放下所有我见,让自己如实的活在每一个当下,其实真善美就在我的身边,孩子的微笑,每个人为生活努力的正面态度,菜园里的每只小昆虫,其实都在展现着真善美的一面。

真的很感恩近来的一切发生,让我的人生有所体会,有所学习,有所不同。万胜行者祝福大家…


【很好,继续学习看见心的生起,放下自己,去体会世间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