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标签为“2 卢靖皓”的博文。显示所有博文
显示标签为“2 卢靖皓”的博文。显示所有博文

2017年2月16日星期四

靖皓《十大愿王16》心得报告

请转法轮的动机是饶益众生,帮助一切众生,是说用佛法去自利利他。那其实之前不是很了解请转法轮的这个意思,那听了师父开示后呢会比较懂一点,那问题是我在想我如何把请转法轮这个功课实践在生活里, 又或者说其实已经在修着,可是自己不知道。介绍人去行者培训营和行愿茶会,捐款,护持,做义工,这些都是请转法轮吗因为饶益众生都很广范的,是不是说只要是用上佛法同时利益众生的都是请转法轮?

师父说发愿当行者培训营的助教也是和修这个愿有关联,因为再继续往上提升自己,才能够利益更多众生。那我本身是参加过几次的行者培训营过后才正式开始学佛,因为从这个活动中让我更学习到什么是轮回,学习到看见自己的个性,学习要如何跟人在一起,等等的。就因为如此觉得常随佛学是很必然的,因为都围绕在我们的生活里。所以,当初成全我们的这些护法者,都是在行着请转法轮的这个愿。那这一点就很重要了,那今天自己了解了请转法轮的重要性后,就更加要好好实践,如果说我刚才所提出的问题都算是在行请转法轮的话,那我觉得只要动机是饶益众生再加上一些行动力就一定可以做到的。


【行《普贤十大愿王》填满自己的生命空间;和随喜护持佛教活动以启发众生觉醒,饶益众生,就是在请转法轮和常随佛学了。】

2017年1月7日星期六

靖皓《十大愿王15》心得报告

众生皆有烦恼,我通常是想到人类罢了,但想一想动物有吗?动物像是随着自然现象而活的,有得吃就吃,哪里能够睡就睡。在课堂里师父用企鹅来做例子,我们人看到的都是一样的脸,一样的身形几乎都一样的,可是它们怎么那么容易认?是因为在不同的区域里有不同的本能,当说到这边时我有想到的就是人与人之间有也很多不同的区域,不同的阶段,思维模式,就因为这些有不同等的区别就有不同的本性和本能。

那这个学习让我看回了自己常用意识形态去做事情,我很常认为我看到的就是这样,那就应该用这个方式去处理,结果就出问题了,往往都是因为缺乏恰当的沟通而产生的。在我的角度里我以为。因为顾客说一句客气话,那个东西不急的,那我就认为那东西不重要咯,就拖到截止日期前才发给他,结果过了两天他就问我了,那之前我以为不急的是指我做好才给他,或者迟一点给他也无所谓因为是他说不急的嘛,那我自然不放Priority了,结果他说不急是当天不用急,过一天再给他。那我就此误会了,因为上一个顾客说的不急和这一个说的不急原来是不一样的哦,这是我很常用的意思形态,都以以为的想法去行事。有时候没有察觉因为是惯性,所以在这方面需要多多注意和改进,沟通方面常常要仔细和明确。


我以为是大脑取向的思维模式。 在我们朝向生命模式的过程,就是在和人相处和处理事情时看见自己的不圆满而尝试做出改变,就能渐渐朝向理事无碍。】

2016年12月18日星期日

靖皓《十大愿王12》心得报告

没有理想才是最幸福,当理想和现实距离越远时就越痛苦,其实理想的事情不是一定是有点距离的吗?若说理想的状况是一种目标,是要去达成的,那中间所产生的距离就会带来痛苦,或者也可以是种能提升的空间?

我从佛法中学习了很多在生命里头的种种自然运作,理解很多事情没有好坏之分,它们本来就如此运作,随着因缘的发生那些都是种真理的现象,所以这边有少少疑问,所以说人一旦有理想就一定会产生痛苦?我个人观点就是理想本来就一定有距离,就因为有距离才有空间去提升,所以要知道的是这过程本体上就一定会产生某些痛苦。如果说成佛是远大的理想,那不等于修行也会带来苦吗?我从中一定有些误解了,请点评老师给于指点,谢谢。

感恩

合十

【在追求理想时会痛苦,是因为大脑认为理想的状况和现实情况不同而产生计较分别。清清楚楚自己的理想是什么,在迈向理想时做好当下分内的事;念念踏实,不踏空,就不会痛苦了 。】

2016年12月17日星期六

靖皓《十大愿王14》心得报告

师父有说到所有不好的境界通通都是佛菩萨的示现,他们的出现都是来成就我的。虽然这个都知道也有探讨过,可是再听师父开示有再次被提醒而感到法喜。这次很匆忙得要赶完行愿茶会的功课,因为这整个星期我只有星期六早上能好好坐下来看视频听课做笔记。
会忙到没时间,原因是我接了几个工作以外的工作,就因为如此有时候在身心疲累的时候我会有些怨气,觉得说为什么要弄到自己这样忙。又或者说当某某人因为他自己做不好自己的事情而要我来帮他完成的时候,我更不好受,行动上是一样会去做的可是观念上会有这种不满。那刚才我说到当我听课后感到法喜,甚至觉得把我移回去有正知见的状态了。 每次接触善知识都会这样,可是当没接触时就好像又走出轨道了。
所以这个让我看到平时在忙碌的生活中,在现实的生活中,没有常做好修行的功课,所以一旦远离善知识,就仿佛又被卷回去轮回的状态。原本这些出现的是佛菩萨,可是在智慧不足的当下会把这所有的逆境都看成不好的东西,其实这都是自己的业障所显现的果报嘛,那心要如何能常常转过来,我相信是在于行动上修十大行愿时有没有延续性的和普贤行愿的力量相应。

感恩

合十

【在帮助别人完成工作的时候,不满,不好受的情绪升起是佛菩萨的显现;

让我们看回自己,有什么观念是需要矫正的,这就是我们修行的下手处。以普贤十大愿填满自己的生命空间,让普贤十大愿成为自己的善知识,那就不担心自己走出轨道了】

2016年11月27日星期日

靖皓《十大愿王13》心得报告

这一集师父有说到境界,心转的部分。很多时候当面对一些外境的碰撞时,惯性反应会升起来,念头变成如何去转那个境来配合自己,心转是之后的事情,是当改变不了那个外境的时候,心必然要转,不然一定自己受苦,如放下那分别心,放下期待,接受当下的因缘然后才能用正面的角度去让心境转过来。比如说,从不受转移到妙受的阶段。以前我有把圣严法师的一句自在语记起来。就是,山不转路转,路不转人转,人不转心转。

山,路,人都是无常外景,所以很多时候就会回想起这种念头,我觉得能做到放下或念头转变的时候是种小小的解脱,起码不再为那件事处于在烦恼的圈子里,那问题就来了,我发觉这个情况有些可能性,若已厌倦,不在乎,不想关心,那心转其实是很容易的,可是这种转变好象就是转一点不转一点。 这个我有发现有些时候发现在我自己身上的。所以呢师父指的心转境界,认同一定要依照修行的方法去实践,把心量不断地扩大,而不是在理论上自己想通了就能做到的事情。


【厌倦,不在乎,不关心的态度是放弃,不是放下。唯有放下自己,心量扩大后,才能真正做到境界不转,心转。 每天结界做108 拜的忏悔功课,提升自己的力量,以便在境界来临时能够心转境,而不被境转心。】

2016年10月20日星期四

靖皓《十大愿王10》心得报告

祝福你,

我之前有种惯性,就是别人对我怎么样,我就对他怎么样。简单说,如果那个人对我呈现出来的是个很吝啬的人,我就不会对这个人大方,就只是他。如果这位朋友是很高傲的,我在他面前也可能展现出高傲的一面。这种情况我在之前的心得报告也有写过,当面对让自己不适或者不喜欢的情况下,会以以牙还牙的心态对回那个人。这除了心量没打开外,我也把他们的这个缺点放大了,结果很常也让自己堕落在像这些人的同一个状态下,随境而转。师父说的一个人说一千句话,只有一句不好听,结果就抓住了那句不好听的话,应该要做到的是一千句里只要有一句善言,就应当随喜与赞叹那一句善言。因为有时候当跳出了那个嗔心的状况去想回时,就发觉那个人其实也没那么不好吧,只是我当时处于在不能接受他那种性格罢了。

我一个真实的例子,才刚刚发生不久,这个人就是我的老板也是我的上司。他是一位很计较得失的人。就在哈芝节前几天,我申请假期一天就在哈芝节过后的一天就是星期二。然后他说哈芝节没有放的,我那时心里就想哈芝节不是全国公认的公共假期吗?我没有去问他,那时就接受那个发生,因为以我对他的了解,接下来的星期五又是马来西亚日公共假期。那我就顺便问他那那天有没有放,他就说那天有, 哈芝节就没有。这时候我就不多问,因为之前农历新年的时候也是发生过不让我放那么久和那么多天。这时我就没有把这个问题放大或一直去争取这天本来应该是假期的一天,当时我就想到,有几个project要跟进,而且这个部门只有我一个人帮他处理,离开太久也可能不方便,就从这种角度去看事情就很快解决了,我也没有对他不满意或者有意见的,就接受这个发生。过一阵子我有笑笑地问他,那如果哈芝节那天我自己拿Annual Leave呢?他又说可以哦。自己拿自己假期就可以。在此就看到公司放是扣他的,Annual leave是扣我的,所以ok。但是学习重点在,首先我不会为这些事起太大烦恼,也同时接受他是个很会算的人,再回想起和他碰过的,其实都是在成就我的学习。

感恩

合十


【在发生里尝试站在他人的角度来看,能够帮助自己扩大心量,停止惯性反应】

2016年10月15日星期六

靖皓《十大愿王11》心得报告

祝福你,

这次师父提到要起平等心,便先要起大悲心,不然只是想做,可是会做不到。我在想平等心呢,的确是我理想中的现实,可是当要实践的时候不容易把它带进生活里,会被那个发生而转过来。这让我想起最近在我居住的地方发生的事情,我现在是租房间,屋主就住在隔壁罢了,这个地方我住了四年,两个月前我对面房间的人搬走了,两个星期前屋主答应了两个外籍男子住进来,他们是Bangladesh,我隔壁房的女性朋友就觉得很不安,住楼下的朋友也觉得不是很好,我自己当时也认为过往屋主都很严格挑选住进来的人,为何这次让两个外劳’ 搬进来,当时和他们谈这件事情时他们还没搬进来的,住隔壁房的女性朋友甚至说想要搬走因为觉得不安如果他们真的住进来,那我就回应她说看情况先吧可能没想像中那么糟糕。过了一天后我看回这件事时我就发现我们多么的种族歧视,真的通过这个发生就能显现出那种意识形态了,我刚才说的听到Bangladesh,就想到是外劳,而且会是让大家担忧的那些人,住进来后不懂会干什么东西的。

他们现在两人已经住进来,其实他们不是外劳,他们是在马大念Master的学生。我那时就觉得哎呀要拜忏了,不管是什么人也不应该用这种意识形态去判断事情的好坏。可是这都是之后才能看到的,当下发生时是无法起平等心。所以这个是很好的发生让我有机会学习。

感恩

合十


【事发后可以看见自己的意识形态,愿意拜忏,这非常好!下一次要在发生的当下就生起平等心,这是可以做得到的,但需要平时的努力。那么你愿意每天做108拜忏悔业障的功课吗?

2016年9月12日星期一

靖皓《十大愿王09》心得报告

祝福你,

除了近几年认识到的佛友们 外,我身边收悉的朋友们,认识很久的,从家乡到现在的,好像都没一两个是学佛的,自称是佛教可是其实是道教。有时候聊天谈到生命的话题时,我会以佛法的角度去分享,看看能不能让大家相应然后再介绍他们参加行者营。从聊中当谈到这个部分时,生命与生活有很多不同阶段,仿佛在这个阶段除了赚钱之外暂时都没事情比这个更重要, 在一般拼事业的这个阶段其实正常,我以前也这么想,因为它的却可以解除很多生活上的问题。若生命是内,生活是外,内的部分不能完全靠外在的物质来填补,否则外一有动摇,内心则受空虚,更何况外境无常,所以从内修行这部分才能真正解开生活上的问题。即使做的东西或过的生活都一样,都要工作赚钱面对社会问题,但是当心态和观念上有所提升后必定能活得更自在快乐。就如此的想法,开始分割了一些话题上的方向,由于分享或给意见的切入点是以佛法的角度,不能认同的朋友自然不能相应。

有时自己偶然也觉得在适当的时候应该要有适当的交流方法,因面对的人很多都不是学佛的,大家看到的都不一样, 所以师父说的法包含一切事件,首先应该要懂得接受不同的观点,即使知道是会带来更多痛苦的,也不应该排斥他人的想法,因为那是我看到而已。例如,与相信附佛外道的朋友交流宗教上的学习心得。

感恩

合十


祝福您,行者!赞叹您能看到修行对生命的重要. 我们只有建立正知正见,时时依循佛陀的教法修行;提升自己后就有能力帮助他人。】

2016年9月5日星期一

靖皓《十大愿王05》心得报告

祝福你,

请问布施和供养的区别在哪里呢?有共同点吗?

在视频里所了解的供养是要提起对三宝恭敬与常感恩的心,同时打开对外布施的心。师父有说到什么东西得到后都先供养,这边要带出的意思是当我们占有一些物质上的东西时,我们先供养佛是让我们当下就少一些贪作和染作的心,以及感恩当下的因缘,所以无论是什么东西,都可以先供养。好吧我就尝试下在得到任何东西后先把东西供养给佛陀,理上只知道,事上要行才有效。

行者培训营可以说是我通往学佛道路的一个开始,从中让我慢慢看见了自己的习气与惯性所组成的个性,而这种惯性不停地带来同样的问题,所以一定要继续增上把它改掉。在道场里学到的,当踏回去社会时,很快就留不住所学到的,这时就要常常借着共修的力量,不停地把它延续下去。能参加行愿茶会也是因缘和合之下被成就的。

感恩

合十


祝福您,行者。布施和供养在本体上没有区别,在对境上有区别。本体都是舍施心。对境是佛菩萨和法师,就是供养;对境是众生,就是布施。请尝试在每一天用餐前先做/念供养佛法僧/感恩一切因缘,从中培养起供养的心。】

2016年8月14日星期日

靖皓《十大愿08》心得报告

真理是宇宙运行的真实生命法则,也是不可思议的一种运作,使用大脑是无法理解的,因为通过大脑的思考所产生出来的是记忆里的影像,对与错的标准是从大脑判断出来。很多事情就如此地发生,就因缘和合之下如实发生了,师父有一个简单比喻就是‘明明大脑想的这样是对,真理就告诉你不对。’都是通过显现的方式来让我们看到真理或者果报,这边的说法再次告诉我为何非要拜佛忏悔,就因为有时候看不透真理而纠缠在对与错的阶段才更加要忏悔。知道可是未必做到,因为习惯用大脑想,一经过大脑后种种的想法就会出现了。就因如此,我听了这课马上去一拜零八拜,我唯有马上做才能避免之后‘懒惰做’的想法出现。

每个人每一件事都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但是往往就当我们起嗔心的时候会不断往不好的方面去看。这个时候需要调整的地方是提起随喜功德的心,赞叹哪怕是一点点的功德,还算有功德。我心里想,那如果总是看不到好的一面呢,除了拜忏还能回想一下刚提到的一切发生有因有缘,这个人那么狡猾那么难搞而且心机那么重,那背后的原因他这么做可能是为了家庭,为了生存,为了某些事情,虽然方法用错,可是从这个角度去看,的却还是能看到一个坏人背后的功德。我所分享的其实在我生活中也少遇到这种人,我很有福报遇到的好人也蛮多的,只是分析我对这个随喜功德的理解和看法。像师父说的,地狱的恶鬼都有它的功德,一切众生都有,看不到并不代表没有,看不到是因为用大脑的意识形态去做出一个标准了。

感恩
合十


祝福您,行者!继续保持着“只是去做”的心,发愿结界做108拜忏悔的功课。

2016年7月30日星期六

靖皓《十大愿07》心得报告

关于身语意,尽力而不得力这个部分,就在上个月,参加了一个静七禅修课程,那是我第一次参加七天的禅修班,之前的只有一天或两天的。那一次的课程让我体验到一颗容易散乱的心在静态中度过是多么得痛苦, 完全被妄念包围, 尤其是前一两天。
主持法师当时也有在课堂上 讲过, 在通过打坐方式来修这个定时,对初学者往往分不清哪个是妄哪个是正念,关键就在于每一个念头当下是否清清楚楚知道在做着什么。念佛号的,数呼吸的,可是要确定那个是否是惯心的作用还是真的 有提起觉着心去专注在当下, 因为善念恶念它都会在妄念里面。这边就如海运继梦法师所说的一些修行人,念念相续地念佛号,穿着罗汉鞋,身语意都像个修行人,可是是空的,师父指是只有外壳而没有内容时我就明白到这个意思了,而这种过程就会造成尽力而不得力的现象。
我在静七班里就是这样,当方法用不上的时候受用的就会很少,当说到贪嗔痴的这个痴的部分时,在慢步行走的环节里,我当时有几次的确是自己愿意跟着妄想走,就是脑里播起一首歌就随着它走,因为慢步修真的走太慢了,着急的惯性很容易跑出来,这个时候为了好过一点就宁可启发惯心作用让时间过的快一点,回想起这种情况真的要忏悔,这也是在日常生活中做某些事情时会缺少觉着力的原因,心不容易专注在当下。
庆幸不是整个静七都是这样,也有做的比较好的情况。 在这课程主要学的就是通过定中提起心觉着的力量,有了觉着力心就会很细,当心很细时观察力也变得敏锐,那这种提升在生活事物中一定有很大的帮助。

感恩

合十


祝福您!在修行上遇到尽力而不得力的情况时,可通过忏悔业障帮助自己突破这种情况。从现在开始可以每天做108拜忏悔的功课。108拜也能帮助修定的部分,让心安住在当下。

2016年7月16日星期六

靖皓《十大愿06》心得报告

我学佛较浅,都是这一两年参加行者和一些佛学活动后才开始,最近也在一个静七禅修课程中正式皈依三宝了。这一课师父谈到广修供养,我就想起了平时我是如何供养和布施,都缺少了法供养,只具备供养具,所以呈献的都不算真供养。在夜市里买花供养佛时心里也想着不用买太贵的,三块钱的就好,太大的瓶子也放不到,哈哈!那当时也不懂什么是真供养法供养之类的,就买个东西摆在佛像前就当供养了。之前记得法师在前两堂课也有提到供养,就是供养时不在于供养的当下罢了,而是在供养前准备供养具时已应该提起供养心。其实也不在于一定要买贵买好的,可是如果供养心提起时,就会自然地去选最好的去供养,所以买贵买好的也不是问题,如果心提起来必然会想要买好的去供养。
关于意识形态的部分,要解脱就要清楚知道到底被什么捆住了,不清楚被什么捆住时必定无法解脱。意识形态里都有负面和正面,往往当中搞乱了就会跟着错误的意识形态走去,以便影响了自己的观点,经历过的,看到的,碰到的,就认为事情是如此,其实有些时候这只是因为意识形态的作用而产生错误的观念,就如人在作恶因时根本不懂他在造业,这代表他的意识形态里告诉他这是没什么大不了的事情,或者常碰到异族都是个懒惰的人时,就下判断说全部这族人都是懒惰的,这也是在他意识形态里已存有种族歧视,所以一旦碰到同一种情况时观点离不开种族歧视的问题。这是我的简单理解,有错请改正我。谢谢。
感恩,合十


【行者,祝福您!从现在起,就可以学习扩大自己的心量,挑选能力范围内最好的供养具供佛,并在供养时把七菩提分带着。】

2016年6月12日星期日

靖皓《十大愿王04》心得报告

祝福你,

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时不时会遇到一些比较计较的人,或者是得失之心很重的人,当面对这种人的时候,其实自己也往往是同一类,只不过是好一点没有先去计较,可是一旦被他人计较起来时,为了解释和保护自己而做出的行动都相似‘以牙还牙’的态度。或者是 ‘是你先…我才….’ 。如法师所说的,在对那些计较的人给批评时,批评他们的同时我也在计较着他的计较,只不过是先后分别。

在学佛路途中会碰上很多疑情,如投胎回过去之类的,只能听到可听不明白。希望能带着这些疑情,实际地跟方法踏踏实实地学习与行动,以后就有所体会了。就像以前还没学佛的我是同意能杀生的,蚊子蟑螂被视为‘害虫’的我都认为杀掉它们是对的。当接触佛法一两年后,我才懂为何不能杀生,而那种观念也慢慢转化过来了,现在对细小的众生不会起杀念了。

在一个星期内,开始有多于做一百零八拜,这个星期开始拜了四天。之前策划要拜可是都行动力不足的。其中原因走不掉懒惰,拖拉,不设为太重要的。为了要做到我现在一想到就马上做,因为每次一拖结果到那时候都太夜或太累都不想拜了。

感恩

合十


【祝福您,行者!爱计较的众生也是我们的菩萨,如何在爱计较菩萨海会里圆融,是您的功课。您已经开始改变惯性,一想到就马上做108拜的忏悔功课,很好!继续以行动力把108拜培养成每天必做的功课。】

2016年6月7日星期二

靖皓《十大愿王03》心得报告

祝福你,

学习念念踏实,念念活在当下,可是一开始就想到念念的这个阶段,大概就像师父说的念念会是痛苦,因为过去培养起来的习惯都是念念不够踏实的,总会有虚幻的念头,思想里都会纠缠在过去的经验,或者幻想和猜测未来还没发生的事物。每天要过得踏踏实实的,那可以从很多事情中做到,因为一整天必定会做到起码一件踏实的事情,毕竟不是念念。当听了师父的开示后,可以加多一件更能踏实的行动,就是忏悔业障做一百零八拜,希望日后可以进步到每天都做得到。
当师父举的一些关于无限的例子时,突然想起了轮回这回事。师父举的例子是当我们拿起一样东西然后再放回去,重复地同样个动作,那那样东西一定永远拿不完。这和轮回一样,重复的同一个念头,重复的一个模式,重复的一种做法,若得来的结果都是痛苦的话,如果继续再用回同一种念头,模式,做法等等的,那一定承受无限的痛苦了。从这边的学习能提醒我常常找出错误的观念与行动,然后免重复这种模式,那结果才会不一样。这个学习会在我的生活里有很大的帮助,尤其是在观念上,当我和人碰的时候,不满意别人的时候,如果那一刻能够停下来看回自己,就会能够发现我每次都会有这种愤怒的状态,往往都是因为我自己有得失之心,自私的观念,或者总是在自己角度看事情,就是这种的观念,若重复地用回这种观念去对待每一件事,我相信不管去到哪里都会轮回同样的痛苦。
师父说的八卦宗,就是关于是非这回事,我本身身边有些老朋友,话题上都爱聊别人是非,或者都喜欢说有的没的,有一个凡夫名词,叫作‘吹水’ 。一直以来都会把这种朋友归类为是非的朋友,所以都逐渐慢慢地减少联络了。现在听了师父一提,我觉得远离这种朋友是对的,虽然会觉得有很重的归类分别之心,可是起码我知道还没有能力影响他们之前,首先不要被他们影响。

感恩

合十


【祝福您。您开始108拜了吗?在和人碰时,看到自己的习性后,还要多一步就是在遇到同样的情况时,应当如何有所不同呢?

2016年5月12日星期四

靖皓《十大愿王02》心得报告

祝福你,

这一次的课程,我需要再看多几遍,感觉有点深了。关于师父说不用大脑去行动也让我想了好几遍‘如何’?在我的理解中,用大脑去行往往都带着很多的习气,得失之心,都在自己的利益,好处,理由,算得清清楚楚等等的,才行动,那么经过那么多的想法后行动力也变得不踏实了。
要如何踏实,就是做好当下的这一件事,踏踏实实地接下一个念头再下一个念头。话说,我在听师父说课时,也真的很不踏实,一个不明白就可以按Pause想几分钟,在听时脑海里也不断出现疑问,都无法百分百专心听完,所以很多次都打前再听一遍。
有一部份听了后体会到有法喜充满的感觉,那就是师父说到关于福报与业障的那一部份,例如,当我们做错一件事时,不但没被惩罚与指责时,是我们的福报盖过了业障,相反的没做错事,或做了好事帮了忙反而还被埋怨的,解释了也没人理解时,都是业障显现的果报。 这个提醒了我当在生活中遇到不好的发生时,要马上忏悔业障。

感恩

合十


【祝福您!若您现在对课程有疑问,先把这疑问带着,依照着师父教的法去修,终有一天您会通过“如说修行”而得到答案。】

2016年5月6日星期五

靖皓《十大愿王01》心得报告


祝福你,

我觉得愿力常常都会有,可是很多时候都只是小愿,导致行动力有限。有多大的愿就有多大的行动力。我过去都有很多的小愿,可是惯性的反应太强,所以行动力只能维持一小段时间而不能长久。师父和行者们朝峨嵋山探访关于普贤菩萨的事情,第一站是拜访通永老和尚,而且通永老和尚也为诸位开示了关于普贤行愿道,让诸位行者们都有很深的体会。说到这里,其实就像我来到了鹤鸣寺,上了师父的课程,听了师父的开示,接触了更多学佛的伙伴,这都让我有深深的体会。而在这些的体会里,都让我看见了自己很多的惯性,也从各种游戏中更认清自己的个性。就因为如此,就开始有愿要修正自己不好的惯性了。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时候还是会被多年培养起来的惯性反应压住, 所以若要驾驭修正的话,就要不断地回来学习,借着共修的力量,让自己更有愿力去改善,这是我目前最能做到的。在复课增上和和合后,也发了愿要当助教,希望在这些学习的过程中能不断地修正自己的行为和改善不好的惯性反应。谢谢。

合十。


【从小愿开始,一步一步踏实地行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