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标签为“4.谭宝晶”的博文。显示所有博文
显示标签为“4.谭宝晶”的博文。显示所有博文

2018年4月7日星期六

谭宝晶《十大愿王13》心得报告

在这集的内容里,师父也是重复提起“实践佛法”及”当下转念“的部分。然而自己也看了这么多集的十大愿王和参加了这么多次的行愿茶会,所以很自然也慢慢的被熏陶和影响了本身在这两点的行动力。就譬如在之前自己并不会想要主动去与父亲对话,因为意思形态告诉我他(父亲)一定会喋喋不休而且他也很悲观,老是跟我诉苦。但在最近与父亲的谈话时,虽然也会有同样的想法出现,但另一个却想法同时升起而自己才没有噌心产生,那一念是“爸爸都这么老了,难道妳要等到没得听他唠叨时才后悔吗?”,之前的我会在事后才升起这段话。很感恩这段正面的想法让我与父亲当下的关系没那么复杂。
另外,自己也在平日不断提醒自己做人简单一点,谦卑一点,那发恼就会少多多了。自己都会时时提醒自己别把对方的内容分析得太深入或多元化,这样也会扭曲他人的内容,然而使得自己烦恼无静,四处飘!
现在的少许改变,自己也觉得在待人处世方面也容易多了。自己也少了紧绷的情绪。相对的,事事也显得比较顺心。

祝福你!继续这样在日常生活训练自己,自然能让自己远离烦恼,断除惯性反应。

谭宝晶《十大愿王12》心得报告

在这集的海云继梦法师解说的DVD内容里,我本身听到的是法师还是一再的提醒我们在生活中心量要扩大,如要理事无碍,那就必须实践,不能只听,没做!而人生只有实践学,而不是哲学,听懂了就满足了。那生活还会沉沦在苦海中。所以,本体很重要,最初的阶段需要知道“我是谁”,而往往我们只找到“我的、我想要的”。
以上这段是让我较有体会的部分。然后再把这断内容套在自己的生活当中,发问自己是否相应?而答案是吻合的。自己并没有什么大愿或大志要在今世完成,所以发恼应该比较少吧!因为法师有提到理想越大越多,烦恼就越多越大。。。但本身的烦恼也不少啊!其实,自己也知道烦恼是自己要搞出来的,如果转个心念,烦恼就会消失了。如烦恼消失了,心量也就大咯!这是我训练心量的方法。
虽然自己不是一个大人物,也不求大富大贵; 相反的只求心安理得,安心过好每一天,那就夫复何求了!
要安心过好每一天,也是不简单的事情。但只要踏踏实实地把学到的用在生活中,那就夫复何求了!】

2018年3月9日星期五

宝晶《十大愿王11》心得报告


在这集里头海云继梦法师有谈及“家庭里要用生命,不能讲道理”。这话想想看真的正确。回想我之前在于家人的互动当儿都一直用道理去谈,视乎没用生命真正去体会与家人相处的时光,现在结婚了,为人妻,为人媳妇时的互动也是如往常与家人的互动一样,很少去用心去体会对方的付出与对话。虽然,有考虑用华藏工程在家庭当中,但总是把这句话只挂在嘴边。真是惭愧!

我们会有恐惧,会有抱怨,会有不满,会有无奈,其实是源自于我们的生命没信心。而为生命提升的其中一个方法是调整自己的人格,把自己转变成正面的人格性法身。我会努力把自己变得更好。

【继续聆听、欣赏、接纳,就能把华藏工程实践在家庭里,人格就会改善,生命就会有信心。】

2018年1月20日星期六

宝晶《十大愿王10》心得报告

活着的价值意义就是生命存在着生命感。在生命的领域里,自己一定要活得像样,只像自己的样子,不是别人的样子。这两句话再次提醒我做回自己,在不伤害自己或他人的情况下自然的做回自己。是多么开心的事。
     之前的我就是那种理性超强,对身边的事物能不用理会就不理的人。所以,同样的问题经常升起在我的脑海里那就是活着的意义是什么?,我应该怎么做?另外,也如一般人一样一千句话里,只放大他人的话中不好听的字句。哎!我开始对生活觉得很乏味。相对的业相也很多,老是抱着业相过生活,总觉得不是自己的错,现在回想起,当时我身边的人应该都很辛苦吧!
     由于经过一些事情,突然自我对生活有了不同的看法。每件发生不好不坏,只是要让我们学习变得更好。对,这发生让我重新审查自己的生活方式,待人处世。之后我才渐渐的恍然大悟知道自己一直在边缘中挣扎,却不知感恩与知足。
     此外,海云继梦法师有谈到如何让生命富有生命感激灿烂,那就是随顺而转。如何能随顺而转?那便是当遇见一点点善,一尘之善自己都要随喜功德;别人讲一千句,我们要捡里头好用,能用的话来用,而我们才能向阳及富有生命力。


【继续学习放下自己的意识形态,一尘之善也会变大,与人处事就会更圆融】

2017年12月16日星期六

宝晶《十大愿王09》心得报告

在这集的海云继梦法师的开示里有谈及“请佛住世”。而办佛教活动要办得有意义,才叫庆祝,事实那一天并不重要,而挑选这一天的真正目的是让我们随喜功德。这一段内容再次提醒了我参与佛教活动的真正目的。因为我参与佛教活动或盛典时,通常都是抱着一颗因为我是佛教徒所以就必须参与的心态去参与佛教节日,特别是“卫塞节”。至于“随功德”这一环就更不用说了,自己确实没有到歌咏赞叹诸佛菩萨的圣德名号。
另外,我从这集的内容了解到学佛是整体的,而不是单一的,学佛不离众生。当我们学佛时必须与他人一起修学,这样才圆满,才有所成就。

身为佛教徒,不只参加佛教活动,还需发心为佛教服务,利乐众生。】

宝晶《十大愿王08》心得报告

在拜忏时心量要打开,别去斤斤计较当下的108拜到底对不对,应不应该。因为当我们去求证的时候,拜忏就显得没什么德了。另外,海云继梦法师有谈及到一点的是就算不是自己的错,但局势或对方告诉你就是错,就别想这么多,就去108 拜吧!其实,理智摆在前方的我时时会有这样的情况发生,明明不是我的错,我的理由很正确,为什么就是不能接纳呢?所以之前的我都觉得那些不接受我意见的人都偏心 、对我不公平,我很可怜!但听了法师的一番话,真理就是必然如此,我们是无法用大脑去解释或弄明白的,而真理就是宇宙运行的真实生命法则。原来不要用大脑去理解是这么一回事,现在的我才慢慢的恍然大悟。
接受烦恼也是我的另一特色。一直希望自己的决定是一定要被大家接受或采纳,别人的意见也只纯粹是意见罢了!所以往往搞得人缘不好。这集的内容再次提醒了我专注别人的优点,这样本身才能拥有正能量,才会朝向阳光大道。是应该这样的,因为本身是一位多虑及较负面的人。
除此之外,诚心忏悔是以感性为出发点,也就是谈及人格性法身的法。而我这类人应该多修才不会死板板,需要多启发自己的觉性。相对的人缘才会提升。 

在日常生活中继续练习不用大脑,你会发现更多不可思议的事。

2017年11月11日星期六

谭宝晶《十大愿王07》心得报告

   在还没听这集的内容时,心里有些纠结及朦朦的感觉。。其实自己清楚知道是本身的愚痴与欲望所升起的。不过很庆幸的在这集的DVD中得到其中克制我的愚痴与欲望的方法。
   在DVD里头谈及“正念”。我们需要问回自己正念是否存在?而要填满生命空间,就需要称赞如来、礼敬诸佛和广修供养。如果把这三点带入生活中,生命是可以很缤纷色彩的。
接着我再与自己的状况做个连接,是否有存在这三点。其实做到的巴仙率不高,而很多时候只停留在知道,想做却没真正行动。所以就这样生活就不断徘徊在痛苦中。
   另外,当心里年龄成熟时,自己会反问现在的生活对吗?而且最可笑的是海云继梦法师有提到当心里年龄还为成熟时就会一直存钱,每天都会在看存折里有几位数。。。哈哈,这就是我!虽然这样的情况与以往相比并不那么频密了,但偶尔还会发生。现在的自己会慢慢想改变自己的生活状态,然而也会去寻找一些方法,去尝试是否可改变现状的自己。原来这就是“出离心”的产生。而“聆听、欣赏、接纳”必须放进生活当中。
   祝福自己有个不一样的生命!

清楚做得不够,就加把劲提高巴仙率吧!

宝晶《十大愿王06》心得报告

   当自己讨厌某人时,应该怎样?这句话很贴切,因为总会发生在自己的身上。回想起之前有一段时间都在徘徊着与讨厌的人一起处事,当时的我都活得不开心,一直在埋怨对方的出现,而把自己的生活弄得如此的糟糕,所以会不断的有不好的想法浮现在脑海里,譬如:每天都在期许对方离开等。
   当听了海云继梦法师的开示才恍然大悟,原来是自己的意识形态太强烈了,意识形态把自己给捆着了,而还在埋怨对方。
   自己没有在生活中有颗清净的心。但清净的心不是时时都能提起的,请师父或行者给予指引!感恩!!

继续以前三大愿为目标,再以第四愿加强、巩固,就能放下意识形态了。】

2017年11月10日星期五

宝晶《十大愿王05》心得报告

这期的内容海云继梦法师讲关于礼敬诸佛,讨论关于供养。
法师谈到关于供养需要依据能力,随分随力,真心供养,当然是要配合媒介,如供养具等。然后我再回顾我现在及过往供养的方式。。。我的供养是一定会买鲜花及水果。但在挑选花的当儿会挑选最美和开得最盛开的花朵。然而在挑选水果方面就比较会比较或计较了。
在挑选水果时,我会比较左思右想,看看价钱,接着会挑选自己或家人会吃的水果,然后才会选择去够吗?不知这样是否不正确? 因为总觉得很自然的供养过后,最后还是进自己或家人的口中,难不成扔掉或找别人吃吧!但我很清楚知道在挑选水果的当儿也在计较着价钱那就不对了!这一点我会反省,反省!

在每一次供养的时候,提起七菩提分,就是真心供养了。】

2017年10月23日星期一

宝晶《十大愿王04》心得报告

这期的内容谈到“计较”及“对立”的部分。我对这个部分也分外有所感触。毕竟我也是一位小市民,也觉得能省则省何尝不是一件好事。该花的就花,该省的就省。然而师父开示的内容让我在思考着,何为“计较”,原因我都一直在与同样一个人在周旋“计较”这两个字。
而我也不知道他的处事方式是否是在修圆融道。他总会为多方面的人事物设想而不顾自己当下的一个状况,而当我提起我们有时不可能会照顾到全部人时,当下的对立就产生了,对方就会告诉我:“放下计较,用心付出”。哇!被砸倒了!所以我在疑问着,当下我可以怎么处理?
我本身是一位园所的负责人而且也是比较倾向管理与财务的部分。我在这两方面都会看得比较紧,因为我总觉得一个地方如果没有本身的制度或一致的处理方式,而该园所就会乱,然而财务也是不容忽视的地方。而对方却是一位比较倾向“人性化”的人格,所以我的对立就产生了。不过往往对立后的结果,我都是输的那方。当然,当时间久了,我会迷失自己的方向,我会不轻易的问自己这样的决定方式或处理方式正确吗?应该吗?我做了这样的决定会同样被人否定吗?所以,我会慢慢觉得失去了自我。。。
我的一贯作风是决定了一事就只问一位或两位需要的人,而不会特别去询问其他人的意见,因为制度一下,大家就必须跟随。一旦意见多,对立也会跟着多了,所以为什么海云继梦法师的DVD有谈到,师父去募款建庙,到最后都会闹到不欢而散,原因就是对立的产生。
所以,师父或行者们,“计较”的定义是什么?

只为自己的立场着想而去和他人对立,就是计较。在组织里,做好自己的角色,方向会很清楚,就是用心做事】

2017年9月8日星期五

宝晶《十大愿王03》心得报告

在法师的讲义中有提到这么一段内容“生命中有很多无奈透过实验,真真正正踏踏实实的实践,都可以改过,都可以改观,命运可以彻底的改,就看自己要不要改,要不要去实践”。接着我再回望我这两星期在早上108拜的体验,我真的体会到它是如实的显现在我的生活当中。
刚开始的第一星期,我只在配合。。。其实也带着一些尝试的心情去体验108拜真的有效果吗?果然在第一星期里,我感觉自己变得比较柔软了,内心也比较开朗了少许。。。
到了第二个星期,我开始比较精进了。原因有三点。第一是在第一星期里亲身尝到一点好的甜头,第二便是共修的力量(行愿茶会)加强我的原动力,第三是海云继梦法师的开示巩固了我对它的信心。
在三剑合一之下,我几乎每早都持续108拜。另外,我在同一星期又如获珍宝,那就是有我参与朗读地藏王经。其实我会参与的原因是想为家人消业障,为家人祈福。怎知在上完后却得到一张回向文,感觉特别法喜。
在第二星期里,我觉得事事都还蛮顺心的。我都有遇到种种好事,就譬如有人请我吃蛋塔,周遭的人都与我相处融洽,另外有些事情需要我亲口嘱咐,但对方会自己开口行动等等。果然不可思议!
总的来说,踏实的实践,108拜真的会让生命有所不同,因为要环境改变,自己要先变。
另外,海云继梦法师有提到一点的是我们需要有奈米效果。我非常认同。不然真的是烦恼无尽,无处断。。。

【这是非常棒的体验!继续发愿做功课。】

2017年8月19日星期六

宝晶《十大愿王02》心得报告

“标准凡夫与差劲凡夫”。。。想想看自己是哪种呢?时而标准时而差劲吧!为何这么理解呢?因为自己总在团团转。。。当说我的人是我尊敬的长者时,我便能浑然接受;相反的说我缺点的人是我讨厌的人时,我就觉得他的话不中听。不过想想看还是比较倾向于差劲的凡夫,因为都只停留在想罢了!我身为在职场上的负责人,时时都是在说人,没几人会来说我,如果我被说了,自己的第一个观点是,“你是谁哦!”哈哈。。。真是人格不健全哦。。。
回望自己在生活中可有“如说修行”,想了想,自己都有在做,只是做的当下是抱怨,都是不悦的。总觉得在为他人而作。这就是海云继梦法师说的没有在圆融道,自己总在念念不踏实,一直在踏空。自己的业相和大。然而自己的福报很好,因为都没听到指着,只有自己的内在在纠结。这就是师父所说的业相被福报所掩盖了,然而自己还沾沾自喜,哎!现在的我才一点一点的恍然大悟。
最近的我有比较听话,每天早上会拜忏但就不够精进,每天就只拜那50下左右,我觉得最大的原因是我太计较了吧!我总是习惯把念头放在时间上,每次拜忏的时候并没有踏踏实实的忏悔业障,而是心挂挂的想着会否超时,待会儿上班可否会迟到。总是要把自己手头上的事处理完后,才去拜忏,不然就会心有挂碍。
哇!看看以上的内容,原来自己都在踏空。所以之后一定要“一步一步,念念扎实”。

拜的时候就只是拜。一旦计较心起了,就回到方法上去做。

2017年8月5日星期六

宝晶《十大愿王01》心得报告


DVD 1中有三项重点让我最为感触。

第一:向外无所求,向内无所得,就是最开心的时候。哇!多么清晰脱俗的一句话,我是如此的向往。。。可是在这凡尘中,如要真正做到还需要不断的磨练及自我提醒。多亲近善知识对我来说是朝向这句话的主要道路,因为自己的内心有太多魔鬼了,贪嗔痴每天都在内心打滚。。。真不好受!

第二:我们在祈求佛菩萨加被,前提是我们必须尽力完成,我们应该所完成的事情。我在看回自己每天都很准时的起身后点香供养佛陀,然后祈求佛陀保佑我的家人健康平安每一天。而我有做好自己应该完成的事情吗?我有真正及真诚的去问候我的家人,他们还安好吗?还是其实很形式化的好像很久没问候家人了,所以就必须拨个电话回家。。。然而回到家后也没与家人多谈几句,接着在等到要离乡去上班后才会每次后悔没好好看看他们现在是什么样子了,头发白了吗?健康吗?开心吗?

第三:只有跟人在一起,自己才能更好的提升。虽然自己上过行者培训营“和合的修炼”不只一次,但在与人相处时都会有很多意识形态的产生。自己会先入为主。其实是自己选择不与人在一起,总觉得自己一个人也不错嘛!可是在见到别人的人际关系建立非常好时,自己的内心便会开始嫉妒。真是矛盾啊!在DVD 里,师父的开示内容中再次提醒了我“自我的成长是因为周围的人,而自己的成就是被他们成全的”。然后我在连贯去我的日常生活中,特别是职场上,这句话就被印证了。如果没有他们,我现在会是怎样?

所以总的来说,以上三点是我要学习及提升的部分,看到现在的自己真是忏愧啊!

【能看见自己的生命现状实是难能可贵,接下来就开始作出行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