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标签为“SG1 何佳运”的博文。显示所有博文
显示标签为“SG1 何佳运”的博文。显示所有博文

2015年11月4日星期三

佳运《十大愿王10》心得报告

众生都是行菩萨道的过程,观照自己的工作,身为教育工作者,教育的任务是肯定每一个孩子,依其资质、性向、能力和兴趣,给予适当的鼓励,恒顺他们的需要观机逗教,这就是训练“恒顺众生”的功课。在这修学佛法的路上,学习看清自己、接纳自己,如实地去成长,进而帮助孩子们在人我互动的环境下,学习认识自己、接纳自己,如实地去成长,学习自主,让他们知道世界上是不同能力的人组合起来的,每一个人都有用,大家都是一个宝藏。“众生皆平等,众生皆是佛”,时时保持醒觉,把孩子们视为未来佛,时时作出正确的回应。如果自己是一个快乐光明的老师,建立好的教学气氛,孕育积极的态度,就能培养乐观进取的孩子。祝福身边的未来佛,愿他们展现生命的悦乐与活力。

佳运 感恩合十  

很好!自己成为孩子们的菩萨,也让孩子们成为自己的菩萨。

佳运《十大愿王09》心得报告

这一集,谈到常随佛学。

我想起行者培训营- 和合的修炼教导我们的,众生就是修学佛法的道场。每分每秒,处处都能与佛法相应,只是在于自己的觉性有多高,也靠自己的精进去修行,提升生命的品质。很多时候没办法与佛法相应,是自己没有察觉而已,烦恼来得比觉性更快,发现这是一种业相。业相来了,要去拜忏。此刻,心里感恩有福报修学普贤十大愿,更要以行动来实践。

说到难行苦行,在还未听闻师父讲解以前,我以为学佛的过程中,是要经历修苦行才能成佛。是这样的吗?

但心里同时也起了疑问,在物质上没有得到满足,衣食住行不得温饱的生活环境底下,每天为着三餐而活,如何会向往心灵的成长?如何想要修行呢?

但当想起佛陀的故事,在佛陀还是悉达多太子的时候,他真的是太有智慧了,他经历过富裕的生活,却舍弃那种生活,而去经历苦行。在所谓的经历“天堂与地狱”的生活里,他的心里是那么地坚定,不受外境的影响,一心就向往解脱生死的道路而修行。

这让我想起近期家人与我诉苦自己过去及命运的不如意,造成自己一生的一事无成。我开始学习去开导思想升起负面的人诉说负面的过去,开始去引导什么是“一事无成”,而什么是“成功”。在我们这一生中的生活体验里,每一个阶段都是经历成长的过程。撇开物质生活不谈,在佛学的十几年的岁月里,试问自己常随佛学的过程中,慧命增长了多少?这是非常重要的,毕竟大家都是在有佛法的环境里成长的,只是偶尔在追求某些东西而忘记了佛法,因此要警惕自己和家人 - 常随佛学。

佛陀,有如大医王,能治疗百病,也提供药物,但病患要依照医生的指示服药,病才能痊愈。

佛陀,由如带路者,告诉我们修行解脱的道路,但我们要迈开脚步,才能成佛。
祝福大家,每一位与佛法有缘的人,常随佛学,法喜充满。

佳运 合十  


佛陀是放弃了苦行,修习中道而开悟的。合情合理的生活,才是修行的关键。

佳运《十大愿王04》心得报告

当遇到事情的时候,我们是否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十大愿王所谈的,是让我们填满生命的空间,无时无刻无不是在修行。如何让负面想法转为正面,我的心被境所转呢?还是我的心是清净的?这是非常重要的,要看自己的修行的过程中,下了多少的功夫。

师父一再强调,生命不要被过去的意识形态(分别心)框住, 若有分别心时, 我与对方是有距离的。

近期与一位长辈起了对立,她不理不睬我和家人近半年。或许我们没有真心对待她,让她感到难过、失望?我们没主动联络她,即使心里经常挂念她。个人认为她需要个人的时间与空间去自我反省,我们何错之有?因此我没有表达对她的关心。“你不理会我,我会尝试和你说话,若你继续不理会我,我也没办法,正所谓志不同道不合不相为谋”,尽力了不得力,心里没有清净心,这是业相的显现。

往往习惯将各种人事物往心上搁,难于舍弃,尤其是自己在乎的人,明明从小至今与这长辈关系很要好,直到懂事后越是要了解她,却发现她难于理解,在放弃她与放下她中如何取得平衡,一切在于事情发生时,当下心态和情绪的状况。

逆境能让你更深刻地理解人生、更真切地体会生命。正是因为这些逆境的存在,我的人生才会充满力量和斗志。于是,我开始转变心态,发露忏悔业障,愿我放下意识形态,在这一期的生命里,永远和每个人在一起,和谐共处,渐渐扩大心量。

忏悔,发愿.....直到有一天,这位长辈联络我,她遇到事情需要我的帮忙,我义不容辞地帮忙,“人家需要帮忙,就只是去做”。借着这个机会和她坦诚说出心里的话,继续吵架、继续沟通,感觉是那么地真实,但是心里并不激动,说好和她和谐共处的,心里一直记得这句话“目所触及皆是佛”,感恩三宝、感恩闻师父慈悲教导
十大愿王,如说修行,生活既是修行!感恩!  


除了忏悔自己的业障,也要发愿能够提起一颗慈悲的心,以宽广的心量包容一切的人、事、物。

佳运《十大愿王02》心得报告

如何把色身的追求转向法身?
“把心安住在如何提升生命品质” “上求佛道,下化众生”,这两句话让我感触颇深。

近日,有一种小小的领悟,观照自己,在这竞争激烈的环境,再加上社会和文化上对角色的期许,现在人的步调不自觉地很急、很快,速度一旦放快,很多自我觉察会在不知不觉中流失,而换来一种无形的压力感。如果可以把速度放慢,训练放松,这些被我们流失掉的感觉、思考,才会有空间再出现。

速度上的快与慢,则牵涉感觉,为了做事,忽略了事情中的 "",总是使唤替我做事的人做事,却很少深入关心。看见自心平时处在不放松的状态,人心的距离是远的、沟通是表面的、互动是乏味的,在工作上如何提升教育孩子们的素质呢?

有一则故事: 有一个人问老禅师:「为何禅坐已经数年,却什么都没有得到呢?」
禅师微笑回答:「禅坐,不是为了要得到什么,而是为了要放下什么。」是的,修行也是如此,不是为了要得到,而是为了要放下。放下旧有的意识形态,“把心安住在如何提升生命品质”,心量扩大,慧日自现。

告诫自己:每天都要做功课、禅修,只有在学习放松之后,才能深度的关照,进而回复与生俱来的敏锐(自性)。是的,在每天一点点自我超越的过程中,要展现觉性而不是个性。放下压力、放下烦恼,身心净化。感恩这一切的学习,如说修行。

佳运 感恩合十  


看清楚自己常常处在不放松的状态的原因,是断除这个惯性反应的开始。

2015年11月3日星期二

佳运《十大愿王08》心得报告

“请佛住世”,让我想起在峨眉山万年寺的时候,师父带领我们一起唱《颂普贤》,闭上眼睛唱着唱着,唱“请佛住世”四个字的当儿,我微微张开了眼睛,正巧请佛住世四个大字就列在眼前,从那个时候起,我对“请佛住世”印象最为深刻。什么是请佛住世?要如何请佛住世?这问题在我脑海闪过,今天听了师父的开示,我愿知道了,明白了,也必须要做到!

「众生就是修行菩萨道的道场,因菩萨是要在众生中成就的,要成就佛果是靠一切菩萨海会围绕所成全,不是只有一尊佛,还有千千万万的菩薩们在围绕着。」在行者培训营里,可以去看见和体会有很多的菩薩们在围绕着,师父们、传灯助教所说的法可以让众生启发觉性,是为众生、对众生有益的。身为行者培训营的长期助教的我,「我悉以身口意业,种种方便,殷勤劝请,转妙法轮」。

在请转法轮、请佛住世的同时,也必须忏悔业障、随喜功德,提醒自己身为佛教徒,更重要的是做一个三宝的奉行者。唯有常常发愿,愿自己的身与心的力量不断的增长,能不断承担利乐众生的工作。在培养正知正见的修行过程中,我非常地感恩,感恩身边的人、事、物提供我承担道业的因缘,能常常抽空参与观音禅林的工作,甚至到鹤鸣寺参与行者培训营,让我更精进安排时间闻、思、修。在这菩提道上,透过实践、行动,把慈悲与智慧带给自己,甚至带给家人、同事、朋友及学生……

每一天,老实地学、老实地做。身累了,停下来休息;心累了,继续忏悔业障、随喜功德。
把爱传下去,欢喜再做每一次。心量必须不断展开、展开、再展开…..

佳运 合十    


很好!看到了自己是被众生成全的。继续爱教护法,帮助一切众生。

佳运《十大愿王07》心得报告

普贤十大愿里的:礼敬诸佛、称赞如来、广修供养、忏悔业障、随喜功德 ……都能在佛陀日里呈现出来,透过这节日的筹备与进行的过程中,修行人把这一天当作殊胜的时刻来庆祝、随喜功德、歌咏赞叹诸佛菩萨的圣德与名号。这纪念佛陀日的日子,其实是为众生有益的,让大家一起学习,互相增上。感恩自己的福报,听了海云继梦法师讲解普贤十大愿后,继续听闻传闻法师的讲解,让我开始随喜赞叹普贤十大愿的殊胜功德,原来在佛陀日里,甚至办佛教活动时,都能把普贤十大愿呈现出来,而不是总把经文在嘴里念念有词而已。

这一集主要谈到“随喜功德”,每天在人我接触中都可以训练的。如果一个人做了善事,我认同他人的功德,为他的成就欢喜,我皆随喜,因为能提升生命的品质,再进一步称赞他的成就,让他对自己的成就有信心,鼓励并激发他再接再厉,这可说是随喜功德、称赞如来。另一方面,我个人愿意向他学习、愿意如此去修行,更要把所学习到的利益更多的众生,我们的心量将会不断扩大、再扩大……大家在提升生命品质的过程中,而利乐众生,这可说是随喜功德、称赞如来、请转法轮…

奈何,有的时候随着自己年龄的增长,社会经验随之增多,小聪明引发傲慢心,这是要非常小心守护自己的心念。很多时候我一看到他的错,就会不期然的否定了他所有的一切。感恩师父的提醒:“修行人的眼睛是看光明面的”,不管什么人,他总会有善的功德的,所以“随喜功德”就是要看他的功德,而不随喜他人的不足。喜欢与不喜欢都是自己的分别心作祟,我不喜欢的要转成随缘,这是内在的醒觉,要把生命调到法身。确实,成佛的过程不是空谈,而是必须在日常生活中,行住坐卧中,勇敢去碰,方能自我超越,时时刻刻都存着善念,帮助他人离苦得乐。

近日阅读一句星云法师的法语,“处事,不以聪明为先,而以尽心为要;待人,不以利益为急,而以欢喜为上”。

感恩

佳运 合十     


学习把十大愿王运用在生命中的每一时每一刻,那么每一天都会很殊胜。

2015年11月2日星期一

佳运《十大愿王06》心得报告

生活里有太多“说好了”的事情来不及实践,然而,也有许多原来没有说好的事情瞬间发生了。有的事情错过了,就没有机会再出现第二次,所以要懂得珍惜因缘和把握当下,时时保持清明的心做有意义的事情,以正念填满生命空间。

近几年,有很多的发生示现无常法让我开始去探索人生意义。奶奶突然与世长辞、沙巴神山的地震等等的事故让我发现面对死亡的时候,我什么时候可以心无挂碍、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有太多的痛苦,是不由得我们自主的….
 
感恩诸佛菩萨的庇佑与加被,我逃过在神山地震的一劫,从沙巴回到新加坡的第一个早晨,纷纷收到朋友同事们的问候,我才知道沙巴发生 6 级地震的消息,心里捏了一把冷汗。还记得在攀登神山的过程,我步步为营,心里不知觉地念起了忏悔文- “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海云继梦法师说过 “面对逆境的时候要忏悔”, 传闻师父常常提醒我们要 108 拜忏悔业障。地震之后,带给我的启示是 :“没有人能够预知明天先到,还是无常先到。既然我们无法掌握自己生命的长度,唯有好好去做现在该做的事情,并认真踏实地好好修行,继续忏悔、发愿,如说修行。”

传闻法师曾经说:“人生本来就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只要清明心常在,如是照着一切无常的发生,那还有什么好挂碍呢?” 此刻如果心清明,一切真理都显现在你眼前。只是如是!

佳运 合十     


很好!看到业相显现,忏悔就是了!

佳运《十大愿王05》心得报告

“以供养填满生命空间” 是这一集广修供养重要的学习。

在这修学佛法的道路上,就如登山的过程,需要当下身与心的配合,迈开第一步,持续性地作出自己可以做到可以完成的目标。

其实,一个愿的完成是要有一种坚持的心力,要有长远心、恒心、耐心,才能做到的。走走看看,看看走走,走走停停,停停走走,一段一段的完成,一段一段的持续。越走越顺畅,越走越好走,越走越有趣。在这过程里,注意自己的呼吸、关心自己的身体、注意自己的情绪与感受,察觉自己的心理活动过程,深入了解自己,同时也关心身边的团队。学佛亦是一样,如此走走看看、走走停停的修持,渐渐地,常常就一段一段的完成,一段一段的持续,学习舍下自我中心的执着,打破自己的意识形态,舍下自以为的难题与困惑,迈开脚步去尝试、去执行,全心全意为一切生命服务,如在工作中,给予孩子们关怀与教导,继续从一个阶段走向一个阶段。这一路上,知道自己尚有许多的不足,于是,不断地用功,不断地充实自己,一心只为了具备更充足的资粮,以帮助更多身边的众生。这就是每一天提醒自己,在自己有能力的情况下,尽量去做,以供养填满生命空间,培养自性善根。

悲智双运,二者并行,互补互利,才是完美的菩提道。要时时提起精进的力量,才能持续的走下去,难行而其实可行,因为有愿就有力,以传师父的教导继续往前行。无限感恩。

佳运 合十      


抱着供养心投入教学,那么每一个孩子都是让你广修供养的小菩萨。

2015年8月15日星期六

佳运《十大愿王03》心得报告

感恩师父的用心,赞叹师父可以把“礼敬诸佛”说得如此深入。【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都是我们恭敬的对象,若我们可以以无限量的恭敬心,对无限量的众生礼拜恭敬,这颗心是很柔软、很祥和自在的,要永远持续下去,是一辈子必修的功课。

确实,我除了对三宝升起恭敬的心之外,我的父母、朋友、亲戚、现在看到的所有烦恼众生,都是未成佛的众生,是我们应当礼敬的范围内。奈何,往往遇到一个自己不喜欢的人,或老是找自己麻烦的人,我是否可以升起平等心,欢喜祝福呢?是对方的缘故,还是我执在作祟?这些都是业的显现,看到了就要忏悔业障,不随业流转,慢慢去体验“所有的发生不好不坏”“好的不喜欢,坏的不讨厌”,放下内心的分别、妄想、执着,慈悲智慧就自然升起了。

佳运 合十      


当遇到不如我意的人事物的时候,我们就要提醒自己放下计较分别的心,那慢慢的平等心就会自然生起。

佳运《十大愿王01》心得报告

感恩一切殊胜的因缘圆满峨眉山朝圣之旅,这旅程的筹备、过程对于我而言,是个挑战,经历一关又一关亲力处理中国签证的过程中,我知道这是普贤菩萨给我的功课,也看见自己对朝圣的诚意。

曾经翻阅鹤鸣寺的第 38期月刊,非常赞叹及随喜师父及行者们去了峨眉山朝圣后把心得分享给我们。阅毕,我在心里动了一个念: “愿有一天,我也可以随师父一起去朝圣,感应普贤菩萨的愿力。”果然念力、愿力不可思议,我竟然在短短的五个月里实现了这个愿,巩固了我‘行普贤愿海,令正法久住’的一颗心。其实,朝圣是考验道心及毅力的时候,当你从遥远的路迈向圣地时,如果途中经不起种种考验,如何能达到圣地呢?修行也是如此,是一条艰巨的道路,难忍能忍,难行能行,只要有愿心,朝着它往前行就是了;过程中的种种发生,是让我有所学习的。

话说自己经历一关又一关亲力处理中国签证的过程中,有很多很多的烦恼出现,看见自己的贪念(贪方便、贪便宜)和嗔恚心升起,进而升起“算了!”,放弃朝圣的念头。起初在新加坡找了一间旅行社代办签证事宜,这代办签证的费用既便宜又不必飞机票的资料,非常方便,但我并没有深入了解这旅行社代办签证为何会比其他旅行社便宜又不必出示飞机票的文件。贪念一起,快快行动,也把好消息告诉新加坡的行者们。

几天后,由于公司名称像是慈善机构,旅行社退回签证要我公司出示信件证明我的旅程纯属是个人旅游,而不是为工作而去做慈善……信件准备好,又再一次退回签证说明公司信件出问题,签证正式被拒……花费了时间和金钱,到最后所有的一切要从头开始做起,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时间非常紧凑,我得三番五次亲自去申请中国签证中心亲自处理签证,后来才发现大使馆的电脑系统里没有我签证被拒的任何资料。于是,嗔恚心升起的我,拨电到旅行社,要他们做出赔偿,甚至警告他们我可能会到消费人协会提起公诉,这让旅行社的职员怒气冲冲,把责任推的一干二净。无奈的我,听了师父给我们朝圣前的提醒和忠告后,照师父的话:每天起床后,做功课念诵普贤十大愿,听着《普贤行悟菩提》,这句话让我铭记在心“向外无所求,向内无所得”……我开始同情职员工作的处境,她或许在倍感压力的情况下工作,而无法好好地与他人好好沟通,自能祝福她,愿她调伏身心。她就如一面镜子,提醒自己,我要有一颗平静的心面对所有的发生。如何达到心的平静?这是每天要做功课的。

感恩一直以来有师父和行者们的引导与陪伴。每一次我体会到自己从感觉和行动中,学习从相同变得不同,心里由衷感恩行者培训营,这也是为什么我发愿成为行者培训营的长期助教,行普贤愿海,令正法久住。愿在这菩提道上,以自利利他的精神,达到戒定慧的庄严和信愿行的圆满。

佳运 顶礼      

很好的学习,修行就是如此,不断地提醒自己“向外无所求,向内无所得”,我们自然就会放下执着,那时候慈悲心就会流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