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标签为“A1谢明翰”的博文。显示所有博文
显示标签为“A1谢明翰”的博文。显示所有博文

2017年5月7日星期日

明翰 《十大愿王01》心得报告


留到最后再重看影集01,仿佛有一种回顾或总结的感觉。

师父解释说行者培训营和行愿茶会的缘起是因为佛弟子口念佛多,心行佛法者少。只为办活动而办活动,真正把佛法用在生活上的人很少。师父又分享说:以前学佛,觉得多读佛书,跟着佛书去办就可以了。感觉上跟我的经历一模一样啊。虽然不敢说经历这17次的行愿茶会,自己已经脱胎换骨,但是一点点的改变还有有做到的。

其实生活里很多事情都跟办活动一样,都是需要与人互动的。在过去一个星期的实习,发现有些时候看到身边的同事一看到没有主治医生在场,就变得怠慢,把事情都让其他人做。这时计较心会偷偷的出来,还好及时发现,提醒自己放下。就如师父所说,一切发生都不好不坏,不要有得失之心,只要把事情做好。踏实的,尽力的把该做的事情做好,就是行愿行。

相信这两个月在陌生的地方实习工作,会碰到不少人事物的问题。但是相信,若能把心定下来,把师父教诲铭记在心,必定能学习不少。



【非常棒!是的,就是这样踏踏实实地过生活,虽然还是由起有落,但回头一看,原来自己的生命品质在不知不觉中提升了。就好像你现在看回第一集那样,发现自己有改变一样。】

明翰 《十大愿王14》心得报告


请转法轮,请佛住世:如今佛陀已涅盘,剩下的就是法师们的教诲。可是,师父们也是只能引导,佛法的智慧还是要自己悟。一日复一日的人事物,日常生活里的烦恼,更是修行的道场。

在之前的茶会提到了自己在马来西亚与老板不愉快的工作经历。这次来到美国,在人与人的交流,在处理事情上,还是有摩擦的地方。与上次不一样的地方是,当意见不一样的时候,我慢慢的学会了放下。也不需要管谁对谁错,不顺利的时候礼佛忏悔就是。虽然说离开了熟悉的家乡,虽然又是一个新的挑战,但是依然感受的了周边的人(有时甚至是陌生人)给予的鼓励与帮助,感恩这次远赴美国的学习机会。

与人相处不愉快的时候,就是学习理事圆融的时候;与人相处愉快的时候,就是礼敬赞叹,随喜功德,让自己欢喜的时候。

当然,我还真的不敢承担行者培训营助教的责任。但是我发愿,如果以后在美国定居后,一定会在自己的屋子准备一个静修的空间,让自己与社区的人有地方让心定下来。不敢说会发扬佛教,但是一定要有佛像和佛经。若有人问为何吃素,一定会解释众生平等的概念。若有人问宗教,一定说自己是佛教徒,礼敬的不是创世者,而是觉悟者。

愿,常随佛学,利益一切众生。



【为什么不敢承担助教的责任?要相信信有多深,愿就有多大,力就有多强。只要相信这个行动能帮助我们提升的生命品质,也能帮助众生的,就敢敢发愿吧。】

2017年5月4日星期四

明翰 《十大愿王13》心得报告

这集看了大约明白到:修这个法,就是要让自己的心更柔软。 无论在什么环境下,不需要要求环境的转变,只要心境转,心就可以转境。这样,理事的障碍就可以解决,理事就能圆融。

想了想,我并不懂要怎么让心转?当自己与别人都对自己的表现有所要求的时候,压力是无法避免的。 每当觉得事情不顺利的时候,心里责怪为何自己怎么懂得那么少,默默埋怨别人给予我学习与表现的机会也怎么越来越少。突然有一天,当压力再次压顶时,顿时让自己放空,然后静静的在纸上写下:Do Better Tomorrow. 就这样,第二天,第三天,就把情绪放下,拼了命把事情做好。很累,但是感觉到完成的事比较多,其他队友也慢慢放心的让我做事,心里也感觉踏实了些。

我知道自己的心还不够柔软,很多时候还不能及时放下,让心境转。或许需要更多时间的磨练。只能坚持多拜佛,但愿以佛菩萨的愿力,能让我的心更柔软。


【把我放得太大就没有空间了,忏悔拜佛发愿能帮助我们把心量扩大,自我就相对的小了,那空间也变得大了。】

明翰 《十大愿王12》心得报告

路途遥远的来到一个陌生的国家,在一个陌生的环境实习/工作,其实真的很恐怖。过程中也有不少不顺利的;赶不上飞机,忘带美金,适应不一样的工作环境与需求。。。。种种的发生不得不考验平时的修炼。

“知道不算,做到才算师父常提醒说。 还真的是说比做难。在赶不上飞机的情况下,内心难免紧张起来。虽然感到害怕,但是还是可以感觉到家人,朋友,飞机场的员工都尽力的在帮我。到了美国后,由于没有电话号码,一时间联络不到安排来机场载我的朋友,幸好机场员工好心借我用电话,朋友也耐心的在机场四处找我,最后还好还是安全的安顿下来了。在逆境里,还真的感恩有贵人的帮助。

一路上心惊胆跳,但是这次不顺利时心里并没有责怪别人。也没有去想,如果一切顺利,会是怎么样。 心里有一种想法:其实如果一切理想,结果也不一定是最好的。既然理想与现实不一样,就好好的面对,早上早点起来礼佛拜忏就好。

在医院实习了两个星期,有顺境也有逆境。面对主治医生的高要求,时间的压迫, 有些时候会想找容易的出口。这是就会想到行愿茶会谈到的一个要点:很多时候当面对困难抉择的时候,就是生活与生命交战的时候。还好很多时候还是生命会胜出。希望我能常随佛学,让生命更有意义。 

【恭喜你,也祝福你,希望你时时都能让生命的学习战胜一切。】

2017年3月29日星期三

明翰《十大愿王11》心得报告

还记得多年前准备要选学科进大学的时候,听到一位激励讲师说到:“我鼓励大家当医生,因为那是一个与生命接触的职业。”但是当时没多想,只是相信行医时一个高尚的职业,就往哪个方向努力了。8年过去了,经历了一些挫折,也算从医学院毕业了。但是,一直没有真正明白什么是“生命”。

师父说如果人行善时只是一个一个帮/医,还不算是大悲心。但是要让船不摇/改变制度,我却不敢想太多。

最近在训练一班新的志工时,看见他们单纯的为病人好而愿意多花点时间开导他们。顿然明白,就算只是小角色,但是如果用心做,还是可以把工作做好,感动到身边的人。 虽然不是什么政治学家,社会学家,当用生命把事情做好的时候,一样也可以影响身边人,使船不摇。 这种用心处事,人与人之间的感动,就是“生命吗?

不久后就会又到美国实习。希望能保持信念,做个有生命的医生。 南无本师释迦摩尼佛。


【面对生命的种种,不是用大脑,讲道理。而是放下自己的意识形态,用心去面对人事物,那就能感受到“生命”了】

2017年3月13日星期一

明翰 《十大愿王07》心得报告

公司年末报告,新年假期计划,搬家,种种事务让自己都让自己忙的不可开交。慢慢的,之前养成每日108拜,供养佛法僧,甚至路上不计较的习惯都减少了。

听到师父说学佛的人久了就会把佛法忘掉,自己看看一下果然是这样。忏悔业障,除了礼佛,也是学会了在不同的环境下,常常反省自己是不是还是力行佛法。

现在跟7个室友一起住,自然没有私人空间可以礼佛,但是还是可以想办法到寺庙拜佛。没有绿茶供佛,就用清水供佛。常常看看自己可以在不一样的因缘保持一样的佛法精神,我想就是忏悔。

还需要努力,一定可以的。


【察觉自己有点懈怠的时候,就更加需要拜忏。因为这些也是业相现前。】

明翰 《十大愿王10》心得报告


感觉到师父在这个影片开示都一直在提醒我给活得们要活得向阳,要把生命活得缠烂。

是的,正如师父所说,我们其实也会看到生命中的美。只是看到多少,多常看到?最近无论是跟同事,家人,朋友之间的互动都有多加察觉,多看看大家的好多谢诚心的互动,。虽然说还不是什么很大的进步,但是我相信只要一直保持下去一定可以让自己的生命更美,更自在。

虽然还是不太明白要如何恒顺众生,但是相信如果能够把心放宽,能容下生活中的每一个人,才能体会师父所说的同体大悲。从那里再慢慢学会发菩提心,成等正觉吧。



【学习了后就时常提醒自己用心跟人在一起,那就能捕捉到生命的美,然后生命就会慢慢的扩大,乃至大悲心也会增长。】

明翰 《十大愿王09》心得报告


看完这次影片,感触最深刻的是当师父提到说有修行的人,就算就算附佛外道也要多多向他们学习。

生活在这个时代,跟各种宗教相处的人是日常的事,我自己的伴侣也不是佛教徒。常常会遇到某某宗教宣导自己的好,也会遇到无宗教信仰的人觉得某某宗教是不必要的。有时会想要为佛教辩解,可是发觉与其用语言解说,不如用行动告诉周边的人佛教徒也是向善的。不能否认,无论是基督教徒,犹太教徒,回教徒,一贯道信徒,创价学会会员,无神论者,都可以是向上向善的人。虽然相信的真理不一样,但是依然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给予很佛法的温馨提醒。从他们的身上也可以学到很多的佛法。从每一个人的善行里提醒自己要向善,不计较别人的宗教,应该就是应该学习的:常随佛学了吧。

从之前“称赞如来随喜功德学习看见别人的美而称赞,到常随佛学察觉并学习别人的善行。。。。就好象师父说的:扩大再扩大。相信如果一直这样学习,一定可以成为一个圆满的人。



【除了时常提醒自己,也要学习观察自己有没有做到,因为知道不算,做到才算。】

明翰 《十大愿王08》心得报告


听到这一个影片,我一直想到最近跟老板理念上的冲突。我在一个NGO的爱滋病检验与辅导中心做总协调的职位。最近觉得老板总是说我们不是慈善机构,所以要想尽办法增加收入。虽然最近政府已经支助很多钱,但是向客人收费依然没有减少。加上因为客人背景常常涉及色情元素,大组讨论的时候常常不离那些元素的玩笑。 虽然我不赞同有关收费与拿客人背景开玩笑的习惯,但是自己总算看到了老板在经营这个辅导中心的用心。我想,这就是随喜功德吧?但是我还是停留在认知上,每次听到老板想办法向客户拿多点钱的时候,还是会给老板脸色看,会向老板解释为什么我觉得有些东西不应该收费,到最后也当然说不过老板。但是我相信,如果努力看向光明面,赞叹他的付出与功德,一定有一天可以修到没有摆脸色给老板看的成果。



【继续努力!】

2016年12月1日星期四

明翰《十大愿王06》心得报告

看完了这次影片,感恩师父有更加深入的解释“法供养”与“称赞如来”的差别。虽然自身没有供养佛,法,僧的习惯,但是可以明白到师父与佛陀的用心。若具备供养具时要如法,那么是不是也就是说时时刻刻,做每一件事的时候都要如法?

两个个星期前到日本远足,回到马来西亚的时候竟然大意的把手机留在火车站。当时有位菩萨发现了,然后联络上了我的电话号码请我回去向他拿。我本来想以RM10回报他的善行,看到钱包却只有RM20。以前的我一定很困扰要给多少,可是当时却不多想就拿了rm20给他。我不知道这样可以不可以算是:供养菩萨,但是在日常生活中越来越少的计较我是感觉到的。

目前半工半读的情况下,我还没有抽空去找香或花来供养我房间里的佛像。但是,慢慢的,会在日常生活中的用品供养三宝。但愿,生活做事得到的功德,也可以是为三宝而做。

但愿,心灵生活的品质会慢慢提高。






【如果做事都能如法,就不会做错事而后悔。计较心减少,烦恼就减少,继续努力!】

2016年11月19日星期六

明翰《十大愿王05》心得报告

上到了第五堂课, 我才明白师父一直提到的“体,像,用”到底是什么回事。原来,当修行圆融法的时候,本体/本意是要礼敬诸佛菩萨,从语言上要表达对诸佛菩萨功德海的赞叹,然后在生活上用身体持续不断的供养佛,法,僧。说的容易,做起来可难了。

由于平常没有习惯在日常生活中都供养三宝,从看影片到今天,都还没有养成事事供养三宝的习惯。总是想到说:等下喝那一杯水的时候要记得供养。结果忘了;等下开电脑温习课业前要供养,最后还是忘记了。就好像当初一直不能坚持天天108拜一样,一次又一次的忘记其实非常困扰。值得庆幸的是,在大部分的日子,108拜还是有完成的。驾车的时候脾气也没有那么烦躁了。加油啊,明翰!

说回“广修供养”, 我还真的挺不好意思的。现在暂住的地方,除了日常所需用品,工作与学习的东西,其余多余的东西一律都没有。佛像,佛桌,盘,香,花,水果。。。。什么都没有。连拜垫都是被单折起来,垫在膝盖下,面向窗口就开始跪拜了。刚出社会,什么都的省着用啊。这样,我还能供养什么吗?

师父又谈到7种供养:如说修行供养,利益众生供养,摄受众生供养,代众生苦供养,勤修善根供养,不舍菩萨业供养, 和不离菩提心供养。除了字面上的理解,其实并没有清楚的知道要怎么做才算是实际的供养。看来是要多读经书才行了。

看完这次的影片,其实发现自己还有很多的地方需要努力,却又觉得很迷茫。对于自己,对于佛陀,对于众生,实在有太多的不足,却不懂从哪里做起。想起几年前,有个同事知道我是佛教徒后非常惊讶,她说:你一点都不像佛教徒。当时我觉得她以相识人,并没有在意。现在却发现自己其实是真的不像一个佛教徒。忏悔啊!

希望行愿茶会真的可以让我有所改变。




【做为佛教徒,首先要皈依三宝,受持五戒,听经闻法,做功课,你的功课就以108拜为主,长期诚心的礼拜,业障就会消除,个人就会有所改变,甚至周遭的人也会觉得你已变得有所不同,习气消除了,表示业障消除了,善根增长了,往这方面去努力吧!】

2016年11月4日星期五

明翰《十大愿王04》心得报告

听了师父前两个影片都一再提醒我们要拜忏,加上又结界了,108拜功夫总算慢慢得力了。感恩同修在whatapps 群组里时时提醒,让自己也不敢懈怠。

在影片中提到,其实一起修行的人就是菩萨海会了。这样一想,我们行愿茶会一群人是不是也是一群菩萨呢?这样是不是就代表要一直互相赞叹呢? 在这个阶段,我个人觉得一直赞叹同修是很奇怪的。但是,我却从中学会了看到每个人的正面的操作。 正如师父所说,菩萨海会当中也有是非,也有喜好厌恶的人。我也不例外。但是,当发现自己心里不赞同某人的做法时,就会提醒自己要看到别人这样做的正面作用。慢慢的,每当看到人家的行为不顺眼时,就会也自动看到了背后的正面用心和心思,让自己也有更正面的反应和处理。这样的心态也延伸到的职场,让我学会了更平静,理智的处理人事状况。

师父在影片里另一个教导是提醒我们不要计较赚到的小小利益,而背上了重重的业障。我自认是一个计较的人,虽然不会做违反道德/法律的事情,但是受到一点点不公平对待的时候心里就会发脾气。其中一个会让我大发脾气的就是当路上塞车时,有些驾驶人士会“插队”。我常常会觉得很不公平:你赶时间,我也赶时间啊!而当我遇到要“插队”的车辆,就会尽量靠近前面的车辆,按喇叭,甚至比中指。经师父提醒,发觉真的不需要为小事而发脾气,造恶业。所以也学会了在这种情况下不发脾气,发挥礼让精神。这样下来,发现驾车的时候心情果然好了许多。

最后,我发现由于我现在是暂住别人家,没有佛像也没有供品,每日108拜也只是对着虚空礼佛。虽然说寄人篱下,身不由己,但是下个星期还是会想办法带个小佛像过来,让自己“礼尽诸佛“和“称赞如来”的时候还是比较像样一点吧。




【塞车的时候让出空间,其实也是让自己有空间,所以日常生活中也要记得让出空间给别人,你自己也会更有空间。】

2016年10月17日星期一

明翰《十大愿王03》心得报告

听到师父一而再再而三的提醒我们拜忏,我不自觉的发现自己很多时候在日常生活的不足。还记得有一日跟父亲吵架的时候,事后想起师父说:当自己觉得自己做对了,但是别人还是骂你的时候,就是应该要拜忏了。那天,我做了108拜。在日常生活里,当发现有人与人摩擦的时候,就会走到一旁深呼吸,告诉自己这都是自己的报应,然后慢慢的把普贤十愿念一遍。但是不能否认自己是常常偷懒的。我知道自己的习性还是还没有让我力行每日108拜,很多晚上时候只是30拜就告诉自己够了。心里知道这样还不够,希望慢慢的可以让自己培养起常拜忏的毅力。

再说就是师父在影片中提到当义工可以训练理事圆融,借此修行的部分。这段话让我想到自己多年前当社区服务中央委员会时,与队员发生的种种冲突和不快。那段经验让我这些年来都躲避种种的佛教活动,不敢承当任何责任。我觉得在佛教团体里,很多时候委员也是义工的一种,应为很多人都是自愿担任委员/干部的。虽然常常听到学长们说承担就是修行,可是现在我真的怕了!又想到师父提醒我们不要多活在过去,不要或在未来,我想也是时候放下了。对于参加佛教活动的恐惧并没有就突然完全消失,但是一定会慢慢的从小义工开始,再次让自己参加活动。

是的,我知道自己还有凡夫,还有很多烦恼。就因为这样,所以要牢记经典里所说的:“我此礼敬无有穷尽。 ”我想,拜忏的功课就是一定要继续做下去的吧。


【行者,勇敢的踏出第一步吧,不只不要活在过去,还要踏踏实实地让自己的走向未知。】

明翰《十大愿王02》心得报告

之从上了医学院,都好几年没有到鹤鸣寺学习了。转眼间,就快要毕业了。虽然文凭多了一张,知识多了一些,心里却越来越不安稳。这几年来一直有善知识提醒自己要参加行愿茶会,可是总是以自己忙碌的理由而没有行动。拖了很久,内心的挣扎终于大声的呐喊:是时候了!

可是自己平时爱拖延的毛病始终没有变,还是到了茶会前一个晚上才看录影,写心得。当我发现要在茶会前4天交心得时,心里突然慌张的想为自己的迟交心得而找解释。还好这时听到法师说:与其解释,不如忏悔。看完,我先把从早上就摆着没洗的碗碟耐心的洗好,然后到房里行108拜作忏悔。我也不记得最后一次108拜是什么时候了,但是应该是很久以前的事了,因为我现在脚真的软软的。

从录影所学习到的第二个点,也是深深的碰到我内心:眼前的份内事要做好。这几年来,为了在学业里努力要熬出好成绩,忽略了很多事情。除了与学业有关的事,其余如:家务,生活琐碎事,朋友求助,对家庭的责任,我都草草带过。可是每当做不好时,不是怨别人不体谅医学生忙碌,就是怨自己没有能力。我总是期望能成为全班最优秀的学生,并且会得到美国院方的邀请到那里实习工作。听完了这个录影,我知道要有成就,真的要从份内事做起,而不是嫌弃琐碎事麻烦而不做。当然,知道不算,做到才算。那么,我发愿, 在下一次茶会前要实际:1. 做事不拖延 2. 用心做好每件大小事。


那就由这一刻开始改变自己的惯性,让自己不只知道也做到。先由行愿茶会开始,然后扩大到生活的其他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