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标签为“SG1 邝碧琴”的博文。显示所有博文
显示标签为“SG1 邝碧琴”的博文。显示所有博文

2015年11月4日星期三

碧琴《十大愿王10》心得报告

不知不觉的,时间不断地流逝,我竟然跟着大家的步伐,到了十大愿王的最后一集。本想让自己有个圆满的结束,可是身体却在最后一分钟感到不适,还有一点点怠惰,缺席了。发现共修的力量真的很重要,其实每次在去的路途中会感到疲惫,每次在准备功课最不足的地方就是分享心得。我发现,也看到自己的问题,可是却不丛下手的处理和解决。

或许准备不够充足,每次的分享心得的那个环节都很难过,不知道自己该分享些什么,也是我一直以来面对的问题。说实在的,还是有点抗拒这短短的环节。自己也对自己感到汗颜和无奈。需要让自己慢慢来,慢慢地改变吧。

回到最后的两大愿,了解众生的类别有很多。重点是要恒顺这一些众生,要在恒顺的当而去启发自己的觉醒。尤其是当我们遇到不顺的事情时,心要转境,随顺而转。
跟人在一起,其中一方就要接受另一个众生和包容他的文化。发生是一个果。要随喜功德,不要因为别人的缺点,让自己不舒服。要用我们的菩提心恒顺众生。了解到的意思是,不是以个人的形体,因为当有我在的时候, 我们就会起了分别心,就不能平等了。菩萨是不分你我的,都是用菩提心恒顺众生。

在生活当中,会发现自己都是做很多方便自己的事情。这里有提到,我们要顾及别人,让自己有所启发。诸佛如来都是以大悲心而为体故。因为有众生而起的大悲心。没有众生就没有悲心,就没有佛果。总合来说,要成就佛果就不能离开人群,还有随顺众生。

回向是一种扩大和奉献,也是生命成长的一种现象。这个愿是让希望众生成就,希望自己的菩提成就。让我了解到,所做的每件事情,别只是为了自己,停留在一个阶段,也要和其他人分享。也需要积极的关怀众生和环境。

当我们把心量扩大时,一切的事情都能接受了。


【把在十大愿王运用在生活中,要分享心得就会变得不难了。】

碧琴《十大愿王09》心得报告

这个大愿里,主要说的是佛是通性的,一切法门都是通。师父提到说,前面的三大愿是主修,礼敬诸佛谈的是本体-是空的,称赞如来谈的是相-随业而来的,广修供养谈的是用-用要广,无方大用。遇到困难和业相时就忏悔业障。而随后的愿,随喜功德、请佛住世、请转法轮是辅助前面三大愿的。

其实,圆融道在前面的七大愿已经圆满了。修行者要成佛的过程是修行、觉悟和度众生。当我听到师父在这集的开示里,感到自己多么的渺小,佛陀是多么的伟大。在现阶段的我,还是那么的自私和庸俗。感到忏悔和害怕的是,我从来没有那么遥远的想法,成佛对我来说实在是太遥远,在日常生活中,并没有好好的修行。我只是单纯的想让自己变快乐,想法变简单。有时会觉得对生活充满着无力感,可能是害怕看到自己不想看到的那一面。

我只能把一些可以觉得让自己受用的一些记起来或写下来,比如要把生命品质提升,把心量变宽。这看起来、听起来好像很容易,其实一点也不简单。需要耐力和持续性的去做。

有一段是提到,不要责任推给环境,不要把别人当成障道的罪魁祸首。这句话,和我很相应,对于每次发生事情时,都会指责别人,没有先检讨自己的问题,跟糟糕的是,有时还把责任推给别人,假装出一副事不关己。这习性还满重的。

需要学习和改进的地方,实在很多,感觉自己像是个初生的宝宝,一切都要重新学习。


【只要你开始修行,成佛就不会遥远了。】

2015年11月3日星期二

碧琴《十大愿王08》心得报告

在师父讲解这两大愿时,其实我有点抓不着重点,只能粗劣地明了请转法轮和请佛住世的目的是让更多众生,也是我们可以接触到佛法,帮助一切众生。

只能感叹佛陀的伟大、智慧和慈悲。把法流传在世间,让我们能够学习和接触到佛法。这一点也不容易啊。如果当时佛陀没有为众生说法,让法留传下来,现在活着的我们就没有佛法了。可是有限的我,只能把一些当下受用的佛法道理运用在生活里头。

有少许的感动,如果没有伟大的佛陀,我的心境会变得如何。虽然我并不是时常在生活里头时时用功的人,可是,很多时候,面对困境的时候,佛法帮助我不少。最后,还是那句,感恩自己能学习到佛法,这绝对是很好的福报。


【要用功修行,才不辜负佛陀和历代祖师大德的恩泽。】

碧琴《十大愿王07》心得报告

随喜功德,听起来好像很容易,可是如何要回到清净心去随喜赞叹,不执著,对任何一切发生都要接受。这对我来说,实在是很难。师父有提到说,这跟我们平时修行有关系。承认吧,平时在生活中并没有好好的修,最近一直都被不喜欢的事,而情绪受波动。无论是工作上,还是人际关系上,都觉得严重被影响着,直而影响到睡眠品质,常失眠。

对于害怕的事情,还是没有勇敢的踏出那一步。事情看似没有改变,可是心态上的调整,真的影响很深。在拜忏时,会试着冥想这些让我生气的人物,当面对面接触他时,憎恨心难免还是会升起,完全不想去再理睬他了。这往往反映出,平时生活上并没有好好修行,遇到不如意的小事情就被耍得团团转。一直把心思放在那小小的污点上,把自己弄得精力透支,内心一直都耿耿于怀。满脑子的想着,为什么不能老实的说真话,干嘛要欺骗我,让我傻傻地相信你所说的话,可是 你的行为又完全的相反,实在是让人莫不着头脑。是我太没有警觉性了。

有发现到自己的问题,就是一直转念不过来。让自己不断地陷入了烦恼的旋涡当中,开始不停的失衡。随喜功德可以对治我们的傲慢和嫉妒心。可能我的傲慢和嫉妒心很重,所以一直以来都没有办法释怀别人的处境比我好。我的大脑不断地分析和解释。我真的觉得好累哦。我想除了出席心愿茶会和拜忏,还需要不同元素注入我的生活里头,提升生命的品质和个人的智慧。真的是觉得自己太不精进了,很混水摸鱼的生活着。

在初发心里,有提到要把心发在法身上,有发现到自己都把心放在色身上,时常让物质麻醉着自己对生活上不如意的事情。不停在轮回。觉得这是多么悲伤的人生。告诉自己需要振作起来了,要好好的突破自己,别让困境打倒。师父说,不自我超越,就是自我折磨。要好好面对自己障碍自己的习气,把它拿掉,让自己好过,也要 赞叹别人的生命品质。

感恩能看到自己的不足。好好地提起劲来做出改变吧。


【鼓励你多亲近善知识和法侣,让共修的力量帮助你度过现处的困境。】

2015年11月2日星期一

碧琴《十大愿王06》心得报告

在前面,师父就提到了听了,知道了,就要去做。我发现自己就是一直停留在知而已,没有去实行。说来非常忏悔。才发现自己在这几次的聚会里都没有在进步。而是不停地在原地踏步。有看到自己的问题,可是却缺少了行动力。十大愿王所要我们做的就是行动。我却无动于衷。感慨人生中充满着无奈,却没有付诸于行动。想想日子一天天的过,我却如此糊涂的过。时常不在状况内,迷迷糊糊的,或是漠不关心,对工作与生活都没有热诚和活力。每天托着心不甘情不愿的活着,实在可悲。可是,接触了行愿茶会,开始心态上有了调整,虽然还是会跳脱不了那个困境。可是心态 可以改变一切我们看待事物的角度。

发现工作后的我,变得自私自立,害怕与人接触与分享,不懂得正面思考。这应该都是我过去一直以来所拥有的性格,可能只是没被我发现而已。业相的显现,只能忏悔。在过去都不懂忏悔的功德,现在会开始在提醒自己看到业相的显现后要忏悔。每天身、口、意都在为我们造了很多业。需要时时反思自己的心态是否正确及忏悔。之前与同事发生了一些事情,让我害怕与她相处和无法接受他的所做所为。我慢慢的疏远他,在听了师父的其中一段话,有完全说中了感觉。知道了我是需要去忏悔的,也需要学习接纳及包容这些发生。现在在礼佛的时候,都会在忏悔这些过去所做的业,提醒着自己不要再犯同样的错了。也很感恩自己现在处于一个安稳的生活圈子里面。

其实,修行是可以在我们的日常生活里头做的。其中一点是要打破我们的意识形态。要好好提醒自己打破这个意识形态,要调整心态。这是需要我学习的功课。在这里,发现到需要学习的事情真的是很多。所以,希望我能时时刻刻保持一颗真诚的心和忏悔的心,对待一切事物,不要有太多的分别心,要把每个人都当成佛的对待。好好的实践普贤十大愿。


【恭喜你!终于踏出第一步去忏悔了。忏悔的过程中可能会有更多的业相浮现。只要欢喜再做下一次,一定能看到生命中的康庄大道。】

碧琴《十大愿王05》心得报告

这集的广修供养,让我了解到供养的真正意义是培养自性善根、福德和智慧。是一个把心量不停地在阔大的一个愿。供养是应随分随力和随缘。真正的供养是需要供养具和七种法供养。其实供养具是一个媒介让我们表达对佛法的恭敬心。不同的供养具代表着不同的含义。我们不应执著于供养具,而应注意我们的心态。应时时以虔诚、恭敬的心,随着当时的因缘和自己的能力供养。

供养是给别人方便,而不是带给自己方便和让别人起烦恼的。更不是做给别人看的。也让我知道了原来在每做一件事情,都能做供养。最重要是我们的心态。心态不正确,就算做着一件好事也不会有福报。这警惕了我要时常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别让无明和贪憎痴占据我们的内心。

师父也有提到意识形态 – 就是我们错误的观念。这个让我发现到自己时常都用错误的观念和心态去做事情。在做的无形中造成很多的烦恼。如果能打破我们的意识形态就不用让自己那么的痛苦。师父也有提到说,当为自己在做供养,是在造业;为众生而做的供养,才能把心量扩大。这让我领悟到平时自私的我,如果只是想着自己的话,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因为贪图自己的方便,而造成别人的烦恼。

从这几次的聚会下来,发现到自己的不善于表达和思考的问题蛮严重的。可能平时缺少思考。时常处于听的当下还好,是明白的,可是要说出来的时候,却词不达意的,表达不出来。我想是时候也要好好的学习思考和表达这一块了。祝福自己和身边的人都可以一起增上的学习。感恩这个茶会让我看到自己,和需要学习的地方。


【看到自己自私的惯性,更要多做广修供养,把心量扩大。】

2015年8月15日星期六

碧琴《十大愿王04》心得报告

这次错过了聚会,在想是不是自己发的愿不够真诚,慢慢的松懈下来了。没有与大家一同学习、分享。告诉自己说,没关系。只要出席下一次的聚会就可以啦。

从这集的短片中,主要提到的是称赞如来。就是用语言文字把如来的功德(悲智愿行)表达出来。用心赞叹的语言让对方可以提升生命的品质,让对方好的语言。只要出发点是为大众的,就应该诚实的讲出来。听到这一段时,会发现到自己时常及很多时候都想太多,害怕诚实的说出来,即使知道那时对对方好的事情。也时常以计较、比较的心去分别周遭所发生的一切事情。那是多么可怕的事情,原来每天都在用心的造业。错过了让自己修行的机会。
师父有提到说,我们每个人都是未来佛,而身边的每个人都是来成就我们成为未来佛。无论是遇到好的或不好的都应该感恩及赞叹他们。这对于我来说是多么的困难,因为生活上不顺心的事情都会自然而然的埋怨起来了,还没有可以那么有智慧的感恩及赞叹。这是我需要好好学习的功课啊。

另外,师父也提到法身和圆融道。现实的我们,都是在追求追求着色身上的满足,这也是导致痛苦的原因。我非常的赞同,也觉得自己现在就是处于这个困境中,不停地攀延世间的财、色、名、食、睡。这仅仅能短暂的满足自己的欲望,却不能让我们把心按住,或许能提升生命的素质,却不能提升生命的品质。在开始工作后,我常会发现自己的心是多么的不安定。时常会为周遭的一些很小的事情忐忑不安,浮躁不已。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平复。

短片中,师父有提到三个方法说如何从色身提升/转入法身。包括了修行定位、发菩提心、和无常是永恒的。这几种方法都是告诉着我,要把心安住,把握这有限的生命让它成为无限的生命,把握每一个刹那,因为无常是永恒的。发菩提心是非常的重要的。也提到了修圆融道的方法,可以是技术面上的聆听、投入的歌颂赞叹帮助修定;工程面上的通过了解经文、踏实的运用在生活里的修慧;以及透过实践,宣说生命性德,法身就会显现。圆融道是由圣入圣的生命改造工程,可以让我们的心境调到和佛一样。回归于我,我觉得现今要做到的是把心安住在生活里头,好好地生活。

最后,感恩这因缘让我接触到佛法,看到自己的不足及该改进的地方。也开始警惕自己要忏悔。


【把心安住在每一个当下。当下应该做什么,只是去做。那么你就能好好地生活。】

碧琴《十大愿王03》心得报告

先要感恩淑妮行者的细心安排,让我能参与到小型的行愿茶会。可以从小小的分享会也有学习。从这个短片里,主要说的是普贤十大愿的第一愿,礼敬诸佛。从中有提到如何礼敬诸佛,一是目所能及皆是佛和你我都是一体的。佛在成佛后,看到的每个人都是佛。而在生活中,我们如果能以恭敬心看待一切事物,把每个人当成佛来看待,就能消除我们的傲慢心。当我们放下自我的时候,就能把慈悲心带给别人,智慧也同时能展现出来。

师父有提到警觉心,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缺少了警觉心去把烦恼的心态转化。做事情的时候,只有欢喜的再做下一次,没有其他的选择,因为生命是无限的,所有的发生都是一个学习,我们只有如实客观的接受及面对。这也是一种对器世间的礼敬。当师父提到修行人没有抱怨及悲观的权利时,有点被点醒的感觉,因为在过去的一年里头,都不断持续的抱怨,充满着负能量。可是在抱怨的当儿,却忘了是过去的业把自己带到这个环境。每个发生都是因缘合和,是过去的业结了这个果。调整心态,接受事实。我们的观念很重要,活在当下,念念踏实才重要。

从中,师父有提到福报,真正的福报和痴福。感恩自己很有福报能听闻佛法,学习到佛法。也提醒了我该时时抱有忏悔心 ,每个发生都是业像的显现,要通过拜忏去转业。


【看清楚自己为何会持续的抱怨,然后结界忏除这个业习,把负能量转化成修行的资粮。】

2015年7月5日星期日

邝碧琴《十大愿王02》心得报告

在开始要准备下次心愿茶会的当儿,才发现到自己竟然把心得报告给忘了。距离上次的聚会太久,对于学习到的事物都忘记得也差不多干干净净了。所幸的是,之前所做的记录还在,拿回出来,让自己恢复下记忆。就从师父的第二个短片中,让我了解到普贤菩萨的行愿是多么的伟大。当我们在做忏悔时,普贤菩萨会降临。普贤菩萨的十大愿是出自于华严经的最后一卷,也称为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入不思议是指大脑不可能推理出来的道理,可是我们可以通过行为去体会的。

当我们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会被大脑的思想模式干扰着。大脑时常会产生惯性反应让我们的过去不好的经验,给了我们很好的借口或理由,让我们不敢去做任何事情,因为想的比做的多。普贤行愿力,告诉我们要用行去知。 而不是用知去行。是要通过行动中知道,通过不停的做去知,欢喜再做下一次。每一次发生都是学习的机会。这就是普贤行愿力了。

另一个就是业相的显现。我们的惯性反应就是一种业相。当我们发现业相的显现的时候,应该要忏悔,而不是一昧地解释或认为那是别人的过错。无可否认,很多时候在面对生活上很多事物都会如此。我会不停在抱怨着,并没有尝试着改变心态。

最后一个学习到是学做佛,应要有正确的处境,正确的关系和正确的操作。无论做些什麽事情都应该让自己处在当下,好好的处理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及操作。

感恩让我能参与第二次的心愿茶会,让我从中学习佛法及心态上的一些调整。发现说,在小组讨论的分享里,脑袋是一片空白,概念是有点凌乱的,没有分享些什么的。这一直以来,都是自己的一个毛病,不大会去与别人分享自己的想法,感觉还不自在。在平常的生活里头也是,会尝试逼自己做些不喜欢的事情,然后特地忽略掉自己的感受。这应该也是一种业相的现象。这是我需要学习的地方,也需要开始忏悔了。


【发现心里对现在眼前的境界有所不受时,那就是开始学习看到自己的心了,这时候要往内看会自己的习性,把“受”提升及转化,那生命品质也会提升。】

邝碧琴《十大愿王01》心得报告

有些东西是很奇妙的发生着的。 谢谢把我带到信愿茶会的一位法侶。 让我能在离开大学之后,步入社会工作后再接触佛法。 在外工作了一年,被很多事情都觉得很无奈,身不由己也拿不出勇气做出一个决定去处理它。任由它在我身体,心灵上糟蹋。身心都疲惫。全身充满负能量及负面情绪,不懂自己在干嘛,为了些什么。 对于信愿茶会也没有什么概念,只是欲欲而试,就像一个在沙漠因饥渴而不停寻找水源的狼,终于看到了甘露。虽然形容得有点夸张,可是这正是我现在所陷入的一个困境,让我有如此的想法与感受。 没有任何准备的出席了,带着期待的心情,希望这能带给自己一些启发和提示。我迫切的知道我需要佛法的滋润才能继续生活。 从那天的聚会和旁听,知道到佛法就在生活中,应把佛法实践在生活中。发现到自己是需要不停地被提醒的人,会因为身边没有如此的元素而渐渐的遗忘。很多时候都是讲得很多,运用的却很少。很多道理,我们都懂。可是,往往却只是嘴巴讲,却没有赋予行动力。

茶会后,回去看了师父的开示,叙述着行者的缘起,行者的定义:行愿力和自利利他。在我们真实的生活中是很需要它。无论做些什么事,都要尽力去做我们应该做的事情。帮助到别人也帮助到自己。今天自己的成就是别人成全的。这句话,我很喜欢也很认同。从这短片中让我注入了很多正能量。其中有凡事都不会一帆风顺,会有逆境,逆境让我们能力争上游,考验我们,是否有信心的面对它。做事情时,不要有得失之心,要警惕自己把事情做好。

法喜。虽然现所居住的地方有点遥远,可是我想我会坚持的出席每次的茶会。
有愿必成。感恩。祝福自己也祝福身边的所有人。


【不是`“坚持“出席每次的茶会,而是发愿及结界不缺席每一场的“生命之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