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标签为“6 蓝心妍”的博文。显示所有博文
显示标签为“6 蓝心妍”的博文。显示所有博文

2021年12月18日星期六

心妍《十大愿王11》心得报告

 先执着才能不执著,这让我想起一段自己什么都不要的日子,但获得并不自在,反而跌进了另一个框框里,生活失去了活力。法师提到真实感确实显现以及随顺而转,当头棒喝。

我在参加法域的活动时,每每活动结束大家都会来进行回向、发愿以及随喜功德。无论每个活动带起的善有多少,都是值得随喜的。最近遇到不如意讨厌的事,也在努力找出善的一面,并坚持往那边走。觉察到有些时候这个讨厌的对象也可能是自己,对自己有诸多不满意,随喜自己做得好的地方,大大的庆祝也很重要。

他人迷失时,自己去指引;当自己迷失时,也该去寻找智者或善知识来指引。心病终须心药医,往往需要的不过是一个新的想法,一个转念或是如理作意。如此才能真正入宝山去开发宝藏啊。

【生活有起有落是正常的,重要的是清楚自己的定位和方向。如果还是迷失,就继续参加行愿茶会,通过共修来增加心力和寻求善知识的指引。】

 

心妍《十大愿王11》心得报告

对于影片前半段提到的示现不太了解,后来看到后面才比较有概念。原来它是一种经验,一个发现,就是看自己在生活中是否有发现美的眼睛,也包括现在的自己回顾小时候的自己。生活中所有事物都能从中发现生命感,也许不能持久,也许这就是《禅行天下Zenlog》对于作品的期许吧。原本对于要拍什么还比较模糊,现在比较清楚。

法师提到穷尽才能放下,首先让自己活得像样。我联想到的就是在饮食起居,运动等等都要先照顾好自己。另外,烦恼不留到明天。看到种种示现后,能不能够觉醒呢?或许是一个和解的过程,与自己和别人建立和谐的关系。别人说的1千句话,有一句话可以拿来用,就很好了。

我对得起众生吗?我对得起三宝吗?我对得起因果吗?自己在生活中若遇到难以抉择的事,相信这是一个很好的叩问以及提示。所有的众生都有彼此,都有如来。恒顺众生,众生是树根,把前面的大愿融合起来。尤其是在办佛教活动时,就时时把众生的真惠放在第一位。

【不要限制在办佛教活动时才把众生放在第一位,要把它扩大到在生活上目所触及的众生也放在第一。

 

2021年12月16日星期四

心妍《十大愿王10》心得报告

 请佛住世,请转法轮原来古人可以做得如此彻底坚决,可以感受到那份热忱。法师提到人生,人性,生命,以及价值,意义,存在,真相,目标,奋斗的方向,原来只要是有情众生都在思考这些。

我知道自己是个佛教徒,也愿自己生生世世都在学佛,自利利他。要不成为“叛徒”,就要把心量养起来,去包容其他宗教。想起自己在生活中有看不惯一些的的做事方式,或是处理事务的速度,也许是自己心量不够大,还需继续修。

若是心为导向,相信法轮是可以一代一代传下去。有那么多前行者在前头,为我们留下了佛法,我们自己也是传承的一个重要载体。

【你要用什么方法让正法继续传下去?】

2021年12月4日星期六

心妍《十大愿王12》心得报告

最近跟妹妹频密信息,在听听她的感受,解一解她的心结。我发现以往自己较多在跟她讲道理,比较生硬,近来多是跟她也说我自己的感受和理解,她就会有同感,也很积极回应。感觉到她的感受开始在流通了,交流顺畅起来,她也开始用不同的角度去看待事情和现象。不用大脑,而是以生命去体会,真的是可以相应的。深入认识自己后,才能更加认识别人,帮助别人。

在交流或与人的碰撞之中,大脑不断在推理,也在学习放掉这一个个想法和答案。法师提到的要捡起生命的信心,提起承担力,非常认同。在家庭、人与人的关系、工作、学业、兼职、义务工作的周旋之间上,我想提高自己的承担力,跟每天接触到的人都一起达到生命的觉醒。为自己熬出了黑眼圈,在因为压力哭了一场后,才又将自己带回到修行,做功课之中。期许自己随时都养足精神,充一充生命力。自己有无限的潜能,众生有无限的潜能。

对于法师最后提到的代受=纾解,我联想到最近的访谈熊妈妈提到疫情中的“拯救者”,无论是从身或心上的帮助,也许在帮人不果后自己也会受不同程度的影响,所以最后还是要看回四圣谛。聆听他人,也聆听自己。当身边的人都是生命中的一份子,都是一体的时候,真的就是圆满的平等了啊。

【那你有什么计划让自己也能提起承担力?】

 

心妍《十大愿王14》心得报告

原来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以及经验也跟第九和第十的大愿相应。无论是请人请法或是护持的过程,都是重要的。想到最近正在筹办的第二届《心愿FM富楼那杯演说家全国赛》还有自己参与的《全国廉正大使演说家大赛》,都鼓励参赛者分享自己的生命故事或亲身经历。去实践、做到后,相信这个分享是更加有力量的,更有信心的。我想,行愿茶会的助教同修们也是自己深受获益才发心承担这个有意义的活动吧。

在参加廉正大使复赛时,选择分享自己生活中察觉到贪的生气的瞬间和事件,由于是发自内心的,所以那一段不需要背稿。果然只要是自己真实的分享,是在当下投入进去,没有其他杂念的。

只有组织的完美,没有个人的完美在公司跟同事碰了几次,在反省【都是我自己的错】后,豁然开朗,可以放下自己的想法去跟同事沟通,最后也达到共识。愿自己不断自我超越,提升生命的品质,内心时时保持平静。

当我们愿意放下自我承认自己的错误时,这也是自我超越了。通过聆听、欣赏和接纳也能让我们放下自我。】

 

2021年7月24日星期六

心妍《十大愿王09》心得报告

这次行愿茶会的隔天,就先将影片看完了。法师再次提醒:修行的格是不接受是非,联想到近期吴某某的娱乐明星新闻。一开始我是在脸书看到好几个明星的MEME图,就好奇怎么最近这几位明星的名字频繁被提起,后来看到新闻这才恍然大悟。察觉到自己无意间刷到其他人的评论时还是会去看,去“八卦”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提醒自己下回也许知道了大概的新闻内容就好,其实细节啊网友的留言等等不太重要,也不需要花时间去看。

“对不对不是你想的。即使自己对,也要去忏悔。”这几天因为朋友的态度不如自己预期,有不顺的感觉。由于要制作一个海报的样本,想请朋友帮忙当摄影师,帮我拍几张照,还特意询问了朋友得空的时间。朋友勉为其难地答应了,拍完后就匆匆想走,过后向朋友了解沟通时表明就是担心我会拍太长时间。不过实际上,拍那两张照只用了不到3分钟的时间,成果我也满意。朋友以之前的经验来做判断(有次我在扫描重要文件时自己重拍很多次,因为一心一意想拿到最清晰的PDF文件。朋友在旁看到。)那一刻我就有:身为朋友,我们的交情就只是这样而已吗,连花多一些的时间都不愿意,而且觉得为何朋友不能理解自己对那份文件的重视、对细节的重视。不断提醒自己朋友平素的好,才将这感觉放下。睡了一觉,第二天就没再想了。要持续拜忏,将自己的心量打开。

这两个星期每天有到佛像前问讯。每天的30拜,在打了疫苗后的三天没做。其实身体还好,并没有什么强烈的的副作用,主要是自己没做。这个要靠自己去克服,难行能行,降伏自己往外的心。

【看到了是自己的因素而没继续做拜忏功课,这也是一个业障,那你就去克服它吧,继续以108拜来忏悔这个“业障“,加油!】

 

2021年7月9日星期五

心妍《十大愿王08》心得报告

今天继续看完影片,我要结界从十大愿望09开始,都要在行愿茶会结束的周末先看完影片,再写下两个星期内的心得。原本担心太早看影片,到行愿茶会时会忘了,然后读不懂自己在笔记本里写下的,后来一想其实也可以接近日期时再看影片重温一下。不然每次都是在回顾之前的起心动念和做了什么,而无法在当下就知道,或当下跟影片内容有连结。

每天都到佛像前问讯,才开始去吃早餐,继续一天的活动,也开始渐渐习惯了。我发觉有结界跟没有结界心的力量真的不同,这个星期没有结界要拜忏,只做了20一个星期,第二个星期就没做到了。第一个星期无论多累都尽力做完,结果后来有一天没做到,真的就完全松懈下来。这次我要结界做每天30拜和静坐,诚心忏悔业障。影片让我更了解业相有因,至于它从何而来真的无从考察,只能从清净自己的身口意下手,继续拜忏。

最近跟家人每晚的共修改成念诵3次韩语版大悲咒,一起做,关系更凝聚了。联想到去年疫情期间在家,尝试跟家人进行了华藏工程,每人有3分钟发言时间。过程中或有人听到忍不住要打断反驳,或3分钟远远不够倾述,或差点演变成“辩论大会”。但好在大家都愿意遵守规定,没做到就重新再来。现在看回去,虽然还没完全达到聆听欣赏接纳,但每个人的观点都被听到了,后面的日子这份理解也开始发酵,更明白彼此的想法和心声了。

听到法师说只要让父母一念生气,就会下地狱,惊栗心升起。以前自己还真没少让父母和长辈动怒啊,真的需要忏悔。影片几个问题真的引人深思:这样活着对吗?人生就只有这样吗?探讨怎么活着才对,对生命的叩问,我想这是一生的功课。

【很好!体会到了结界的力量。继续每天做功课,肯定可以提升生命品质。】

 

心妍《十大愿王07》心得报告

这次影片让我更加明白法供养不等于讲经说法,它是称赞如来。供养如来是为了培养自性善根。“经文里的每一个字,功德一样大,有很深的叮咛嘱咐、殷切的期望,是佛陀的关怀,相叩应,生命连接的方式”看到这段很感动,忆念起佛陀总是能让人升起信心和赞叹佛陀的慈悲喜舍。

“以修行立场来看,不用意识形态,无论在内还是在外都要清清楚楚”,判断标准也许是跟或不跟社会公约,这一点非常有趣。某些时候会感觉到自己看待世界的方式或对事情的看法跟其他人的想法不太一样,跟大多数人不同,跟身边人不同,以前家人也多次劝说让我改变想法,符合大众的期待和标准。可以看到现在是在保有自己的独特感受之余,也能跟其他人融合,也认识了很多有一样想法的朋友,非常开心。独乐乐很好,众乐乐也很好。

法师提到在五观堂吃饭是功德,接受是功德。我回想起很多年前还是小学生时,搭一位朋友的顺风车,朋友的母亲要请我吃冰淇淋,我婉拒了,当时她告诉我有时接受别人的好意是好的,不需要太客气,以后到社会工作我就明白了。这句话我参了好久,才渐渐明白,原来适当时接受别人的好意或帮助,也是在让善可以流动,帮助别人行善。

结界了要每天做20拜,很高兴几乎都做到。希望越做越自然,将它变成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有一个晚上特别累,然后临睡前突然想起还没做,回忆起上一次行愿茶会大家讨论到的“可以短,不要断”,于是就努力爬起来,到拜垫做了一拜才倒下去睡觉。现在吃东西前会在心里默念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有时会忘记,就吃了提醒自己下一次要做到。

佛法是有生命力的,学佛是有生命感的。谨此为记。

【非常好!只要把佛法应用在生活上,肯定会看到生命有所不同。】

 

2021年6月12日星期六

心妍《十大愿王06》心得报告

这次影片主要谈广修供养,不离供养具,在整个供养过程用心,带着疑情:我这样做是真供养吗?如法吗?法供养,如说修行,利益众生,摄受众生,代众生苦,勤修善根,不舍菩萨业,不离菩提心。是为记。


也许是时候要买个佛像供在宿舍,做早晚课可以对着佛像。看到身边有朋友早上供水在佛像面前,每日不断,非常随喜。

这个星期发现在面对选择时,我会先这么想:如果佛陀在这里,他会怎么做?最近我参与了2场面试,都通过了,最终我选择了第二家公司。在跟家人说这个好消息时,妈咪就问起,为何不在第2次面试时,将第一家公司开给你的薪水提高来说,这样也许就能拿到更高的薪水。当时我回答因为我相信因果,所以我选择诚实回答。

我觉得当下要种下对的因,当然也明白这个是作为家人的关心,妈咪一开始不太能接受。经一番讨论,后来我说我相信只要靠自己努力,做好本分,提高能力和价值,薪水未来一定能提高才释然。然后我就打趣说怎么都没人说一声恭喜,气氛就改变了。

我一直都想跟家人一起学佛,恰好借这个机会,也跟家人说好每天晚上一起共修,一起来诵经和回向。在疫情期间,难免心情和情绪会受影响,加上外婆最近因为血压太低在家晕倒,所以家人都很欢喜地答应一起来共修,并把功德回向给需要的人。

惭愧地说我没能做到每天108拜,开始2天后就停下了,倒是还有继续静坐。影片说带着疑情,发现效果在哪里,疑情带动心念。做了以后有感受,那就是要印证的地方。这个星期我先结界从每天20拜开始吧!加油!

【那就从结界每天20拜开始,但需要持续。只有通过每天持续去做,才能体会到108拜的好处。】

 

2021年6月11日星期五

心妍《十大愿王05》心得报告

在上一次的行愿茶会中,听到道和法师分享,以前曾在静坐前先做十拜(普贤十大愿)。于是,我结界在下一次行愿茶会前,每天在静坐前做十拜。有几天没做到,我就隔天补做回来。前几天我觉得很轻松,因为一下子就能完成。在做的时候,我察觉到自己会放空,只是让身体自己在动,也没清清楚楚知道自己在干嘛,没有身口意合一。这个星期开始每天108拜,增加次数看看,说不定会有不一样的感受。


这次的影片,给了我启发的是提到菩萨海会的参与者,芸芸众生只要是接受教化,不管弄对还是弄错,都包含在内。颠覆了以前我以为只有修行高、有一定功夫者才能参与,或参加了一定每个人都能理解透彻的想法。这算是符合真实、现实的一面吧。

【很好!已踏出了第一步去做108拜。期待下一次你能分享做108拜后的心得。】

 

2021年5月7日星期五

心妍《十大愿王04》心得报告

“一个佛对一个我,好好拜。”“业相现前去拜忏。”

共修的氛围和环境都在提倡和鼓励我们去做108拜。为什么要108拜?至今我还没有答案。业相现前算是果,为什么我们要在果上(消业障)下功夫,而不是因上呢?“旧业赶快忏除,不再造新殃”,消除了才有空间造新的因吗?法师提到从找业相开始,要怎么找业相呢?我不太理解业相的意思。这个相是否也包括善业呢?影片提到“明明自己对,别人却不买账”就是业相。除了这个之外,也想听听看其他的例子,最近没有这样的发生。业相是指生活中遇到不如意或不顺心的事情,或是让你感觉到苦的发生,其他善业等暂不做评论这样吗?打个比方,最近我的同事父母确诊,我跟那名同事有接触,这算是业相吗?由于平时口罩不离口,也有勤用消毒洗手液,所以我并不慌,只是去搜寻了附近医院是否能做test,万一有需要可以立刻去做。后来我的同事PCR test结果出来是negative。还是指业相自己的习气、惯性思维的显现?比如跟人相处时的意见不合或摩擦?

 

今天有位学生的家人确诊,所以我在宿舍自我隔离。有些地方仍不明白,所以去重看了十大愿望04影片。也许我还在用大脑去想,但在不了解的情况下,实在没动力去做108拜。上个星期三晚上起风瘼,一整晚都在流鼻涕,无法入睡。那一刻真的觉得身体很不舒服,生病太不好受了,反思平时是否喝不够水,保暖做得不到位等等,没有动念要去做108拜。第二天去看了医生,拿了药,也吞了维他命C。过后风瘼就消掉了。在这期间,提高免疫力太重要了。

 

没想到后来周末因为要赶建个图书馆3D模型给中学老师,熬了一夜没睡,能够感觉到身体上火了。睡了个饱觉,隔天精神恢复了,又开始投入繁忙的校务、节目预录、交接工作,还有线上卫塞节活动的筹备。有个摄论的课程也不得不请假。原本看了第一次影片,想写没什么心得,但又不想将就,这些都是现阶段的我的心得哩。还是有很多疑问。好同事未必是是好同修,那两者有可能同时存在的吗?因为我看到道场里有师兄将这两个属性融合得蛮好的。义工是练事,历事练心,为什么同修只有理没有事?除了到深山修行,没有人能够做到只是修行而生活当中完全不需要面对人吧?什么是理事无碍?为什么有些不应该不知道的,比如生死、三界、轮回、法身、法界、菩提心要弄清楚,拜忏时却没提到需要先弄清楚,行的时候要不解释,只是去做?期待这个星期的行愿茶会可以听听其他人的看法。

 

对于佛法的认识不够,所以才会有“信众怕法师,法师怕居士,居士怕因果,因果怕法师的现象。”我不甚了解,如果以蛋糕屑的例子(每个活动都说是殊胜,信众像蚂蚁)来看,作为初学者又该怎么选择,怎么判断呢?怎么正确地增加对于佛法的知识?

 

“生命中很多的无奈透过踏踏实实地实践都可以改过、改观。(修行)”

我联想到在建模时,不小心删掉了第一个版本的文件,需要重新做起。那一瞬间觉得太可惜了,因为已经花了很长的时间来做,模型进度很多了。于是拼命想要找回文件,花了2个小时尝试retrieve取回文件,却没找到这一个设计的文件,才重新做起。后来自己回想,或许会觉得不用浪费那两个小时,直接开始重做就好了,但是没试过怎么知道拿不回文件呢?所以倒也心平气和接受那个时刻的我就是想要努力找回文件。

 

永恒就在瞬间、当下的一念,用你的正念填满生命空间,听到就觉得很美好,愿自己以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为目标,在生活中持续修行,培育不制造烦恼的DNA

 

【我们生命中可以有很多疑问和问题,但不要只是停留在想。在我们找寻答案当中,我们还是需要付出行动。只是用到脑去想去找答案,永远是无法解决我们的问题。对于这样的学习,你是否有尝试付出于行动呢?】

 

2021年4月24日星期六

心妍《十大愿王03》心得报告

 在一开始看影片时,脑海里出现很多想法:有似懂非懂、疑问、不理解、不认同,所以再把影片进度拉到前面,放下想法,只是记录我所听到的。看回自己的记录,一点一点消化。


讲到就做到为行者是也。让我联想到现在的自己不轻易向别人许下承诺,比如是否能够出席活动或完成某项任务。曾经太快答应别人,结果因种种客观因素如活动撞期或工作量增加,不得不展延日期。这也是自己考虑不够周详的缘故。现在开始用上行程表,更好地做出安排。


写心得报告也是很好的训练。我对自己说要每一次提交都要比上一次早,第二回有做到,这次却更迟了。省察发现,在一天内有好几个空过的时候,记得要写心得报告却选择先做其他事情。真的是感受到大脑满足:哦,我现在有其他东西做了,对该做的事行动力却下降。


“今天空过,一辈子就会空过”,还是要活在当下,念念踏实啊!眼前事,该先做的要去执行。很深的感触,人的时间有限,往往你错过了该做的那个时机,就是错过了。当然,下一个最佳时机就是“现在”。


前几天预录电台节目时,恰好有听到“如说修行”,看了影片后理解更深一分。圆融道的前提是法身在修,如说而行,如行而说。想起节目嘉宾的分享,在我们还不能体验或真正理解到菩萨不可思议的境界时,就像幼儿园的学生不能理解大学生的课程内容一样,先学习菩萨的精神,踏踏实实地修吧。


这周有3天静坐半个小时,继续努力。


【课程里的如说而行不是我们一般说的答应了别人,讲到就要做到,而是指提升生命品质的部分如说而行是当你有了目标要改变自己,就朝着那方向去行动。 大脑满足指的是当我们知道了一样东西能给我们带来好处,例如法师说108拜能消除业障,我们听了也相信但就只是停留在相信而已,没付出于行动。】

2021年4月9日星期五

心妍《十大愿王02》心得报告

 这次的影片提醒了我:“用警觉心来过生活。平凡的生活过久了就不平凡”。前几年到国外旅行,那时给我最深的感触是别人的日常是我们的不寻常。反过来想,我们本地人的日常也是外国旅客的不寻常。不同的角度会有不同的诠释,我们的世界观是在经验中形成的。这些已知的经验往往会间接地影响我们的思考和行动。


我认为禅修能够训练自己的心,开拓心智,打破思想的局限。探索自己内心的未知,觉知到每一个念头而不做任何判断或评价,就能够得到真正的自由了吧。

传闻法师提到的无明草让人起惊栗心,在颠倒的世间,我是否在做真正能解脱烦恼的事?自己的每一天,花的时间在世俗的事务上,还是修行上比较多?是在拔草还是任由杂草丛生?

传闻法师提到深心信解里的“定心”,我就想到以前的自己常参加不同道场或团体的活动,因为觉得每一个地方都有不一样的学习。在2016年参加了一个密集禅修营后,带给我的震撼很大,从此就确定了自己的修行方法。

佛陀的功德说不尽,愿众生离苦得乐的大悲心不曾退转。愿自己学习佛陀和菩萨广阔的心量,欢喜承担。欢喜再做下一次,短短一句话却很有力量。让我想起学长曾在佛学营里说过的:会就做,不会就学。无论会或不会,拿出行动来,做就是了。

给自己功课:继续每天都做至少15分钟的静坐。

【是什么样的震撼让你从中确定了修行方向?有了方向以后,是否也采取了行动去完成你的目标?】

 

2021年3月19日星期五

心妍《十大愿王01》心得报告

 传闻法师的一句“我愿意”让人动容。法师提到在陪伴助教们学习的时候,互相成全,也义不容辞地继续承担下去,就这样开始了《和合的修炼》。听了行者培训营的缘起和逆增上缘的故事感动满满,也随喜法师和团队多年一步一脚印走来,将行者培训营延续至今,让更多人的生命有所不同。


在今年最后一次的心愿FM理事会议中,台长问起理事们是否有意连任,也表示虽然大部分理事同时兼顾主播,但希望第二届仍有第一届的理事留在组织内,让还很“年轻”的电台稳健运作。当时就在考虑:接下来是否要更专注于主持和策划节目,还是继续留在理事会?自己也即将投入建筑事务所忙碌的工作,同时兼读硕士课程了,我是否能够管理好时间?

在会议结束后,完成会议记录的过程中,我做了决定:继续留在理事会。从主播到秘书,原来我不知不觉中学习到了很多,而这也是因为有其他人成全才能做得到的。有组织提供平台,因为有需求,督促我自发学习了很多新技能,与不同的人相处交接,看到了更多不同面向的自己,包括闪光点和黑暗面。处处是道场,因为有碰撞有风浪,才帮助我更好地觉察自己,调整自己,修正自己的心,同时也让我看到自己对于心愿电台理念的认同和信心。

正因为如此,在过后跟台长副台长的一次讨论中,就决定承担起副台长一职,继续学习。

传闻法师也提到,在组织时看到很多学佛的人有“动口不动手”,有只为办活动而办,有一心只想念佛往生极乐世界,或独自禅修,缺乏了将佛法落实在生活中的行动,自利利他。在已经是2021年的今天看来,其实这样的现象依然存在,也是需要看到并探讨的课题。

我在学佛过程有觉得迷茫的时候。曾参加密集禅修营时,希望有更多时间独自打坐,也喜欢禁语因为不需要跟人打交道。我也曾经为自己定下每天的“功课”,却往往坚持了一两星期就无法继续下去。期许自己成为一名行者,往戒定慧和信愿行圆满的方向修行。继续做。

“行普贤愿海能令正法久住。”
“有愿的人啊,请你踏实地走下去。”

【那就结界让自己都能出席每一堂的行愿茶会,然后跟着课程的引导,学习怎么样踏踏实实的行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