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佛很多時候會遇到幾種人。年輕人喜愛辦活動。但辦活動久了,遇到人事問題,越辦越累,漸漸就離開了,這就是“
口念佛法者多”。禪修的人,只專注禪修,不禪修就像在浪費生命。我只要學佛就好了,不要找我做這麽多事。而我,好像兩种都是,也像兩种都不是,所以有時會懷疑,自己是在學佛嗎?
聼了師傅的開示和影片分享,最深刻的是師父到峨嵋山朝聖,問了兩個問題:
1.行普賢十大願有什麽好處?行普賢願海,讓正法久住。
我們這一代,應該紙上談兵的多,做事的少。所以,才要培養行願力,不然讓正法久住這件事就會變成紙上談兵罷了。要行普賢願,也要發菩提心。
2.有否見過普賢菩薩(感應事跡)?迎你三千里,送你八百里。
基督徒很多人會說,我要一樣東西,我就向主禱告。得到了,就說這是主的恩典。很多人會覺得這是對主的迷信。我倒覺得,這跟我們所說的菩薩加持蠻像的,只是菩薩用了不同的代名詞。那學佛到底會不會遇到菩薩?我學佛倒沒有遇到過肉眼見得菩薩,我想是我的程度/頻率和普還沒有相應吧!心感受的菩薩就有很多。
我學佛非常的理性,不相信菩薩加持,覺得念佛法門是安娣做的,也常想一百零八拜到底有什麽好處?有時想想,還真勢力,沒好處的不做!可是,念佛也是一種行願力,一百零八拜也是一種行動力,一天做是一時興起,天天做就是行願力!
還有,影響深刻的還有,什麽事情讓通永老和尚最開心?老師父說,向外無所求,向内無所得。放下得失之心。這就是自在的人生!
有願的人啊,請你踏實地走下去,我會護持你,護你走那八百里。
行願力,就是如此,如云滾動,那麽自然。行普賢願海,讓正法久住。知道自己在做什麽,不要放棄。
【要成就佛道是要靠自力, 至于菩萨的加持会让我们更加有信心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