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一共有八人,除了父母以外剩余的是我们六个孩子,而我是家中唯一的男生。母亲是我的第一位启蒙“老师”,虽然比较偏向民间信仰,但还是很感谢她让我知道我是拜佛的。
稍微深入了解佛教是在我上大学的时候参与了大专佛学会,而且在因缘具足下能够参与行者培训营。
在大学期间由于得经常办活动,我得到了很多佛学法义上的知识,学会了很多的佛学词汇,觉得自己是一名佛教徒。
我想办活动的乐趣就是把活动办成后的那一份成就感,会有“哇……我把活动办成了,好棒棒!”的感觉,然后陶醉在办活动期间一切的美好发生。
但也因为办活动,偶尔总会有与同伴发生碰撞的时候,心会累,然后会停下,再然后会慢慢消失。
人事上的纠纷总会让人偏离原本办活动的初衷。事后回想,很多时候自己定义的逆增上缘,往往都是现实中的善知识。因为自己的我执与我见而把好的人事物标签成不圆满的事情。当时的自己确实是忘了原来办佛教活动其实也是一种修行。
印象很深刻师父说“说到不算,做到才算”,因为我是总是停留在大脑的认知,而不曾真正的去把佛法实践在生活里。
我们总是喜欢我们所喜欢的。
在影片里师父有提及到不怎么喜欢和人在一起,我也是。
在团队里,我非常的享受可以和法侣们畅谈佛法词汇上的分享。在一个人反思的过程中我发现,其实我真正喜欢的只是肤浅的虚荣感与喜欢备受瞩目的光茫而已。
相对下,我更喜欢一个人因为可以减少很多与人在一起的烦恼与纠纷。在一个陌生的地方会因为责任而选择发声,但内心其实很享受自己一个人不被打扰的时光。
行愿茶会是我未完成的功课。
希望可以透过这一期的生命约会,自我提升,然后可以开始慢慢“真的”和人在一起。
【通过行愿茶会的学习,也通过跟人在一起,让我们看到自己过去未完成的功课,然后以普贤行愿力去做圆满的付出。首先要先结界,一定要完成十大愿望的课程.】